文/提姆•凯乐 译/江子 校/诚之
编者按:提姆•凯乐(Timothy Keller)是美国纽约救主长老教会(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的建堂牧师。据《今日基督教》杂志2007年的报导,该教会名列美国成长最快的25个教会榜首,被誉为“曼哈顿最有活力的教会”。他的近作Reason for God: Believe in an Age of Skepticism(Dutton Adult, February, 2008)亦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本文译自Preaching to the Secular Mind(The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 Volume 14, Nr. 1, 1995),在其中,提姆•凯乐就“如何在后现代城市中传福音”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既有理论性的分析,也给出了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非常值得借鉴。
自挪亚时代起,向世俗理念传讲神的真理就成为信徒们的呼召,但是宣教士们所面对的特定的挑战在每个时代都会发生变化,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把基督的声音向同时代的非信徒传递,以除去他们心中的帕子呢?本文要找出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世俗理念的发展
在前现代时期(pre-modern era,18世纪中期以前),大多数思想家相信人类的理性推论和神的启示都可以向我们展示客观真理。在现代时期(modern era,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有关神的这一部分就被排除在外了。人们相信,只有理性推论(和通过实验方式)才能得出客观真理。在后现代时期(post-modern era,从20世纪中期起),人们认为人类的理性推论和神的启示都不能给我们任何的客观真理。如今,老派的“现代”世俗主义者和新型的“后现代”世俗主义者并存,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每个时代和每种类型的思想家,都对基督教传播者提出独特的挑战。
在现代时期,人们相信只有感官体验(科学的,经试验观察的)才能提供可信的“普遍真理”。这种普世公认的真理才能将公众政策和决定付诸实施。像神或十诫之类,若不能通过实验调查研究的话,那就只能冠以“不真实”之名,即便它们存在于可以提供个人满足和“对你而言是真实的”这种主观意识中。虽然如此,现代思想家认为诸如人类尊严、诚实、家庭之爱等,是普遍性的,而在道德上绝对确实的,因为它们可以从理性和经验中领悟出来。所以《独立宣言》中宣称:“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些宣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现代作家们,坚持认为一个人不需要圣经的启示,就可以认识普世的真理。但在20世纪中后期,这个现代共识开始瓦解。
首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现代理论工程正走向末路。对于试图通过现代理论找到任何普世真理,作为个人存在的意义或社会统一基础的人而言,他们只会越来越深陷于怀疑和悲观之中。如果现实只能限定于可以被实验研究的话,我们如何确定爱、美丽和个人价值的存在?最后,非基督徒思想家(诸如Thomas Kuhn和Michael Polanyi)开始指出这种现代基础研究根基性的漏洞,他们表明,坚持所有事物必须能被实验证明,本身就是武断的主张。他们质疑到,为什么凡事必须经由科学实验证明?你如何证明这个原则本身合乎科学?科学并非完全中立——它始于一种出于逻辑和感官体验的信心的假设,这本身就是不可证明的。换而言之,现代派理论正被它自己的哲学思想所吞噬。最终,科学本身,甚至不能为它的方式或为它自身辩护。
二、后现代观
因此,在过去30年中,“后现代主义”悄然兴起。后现代主义的信条是:理性推论和启示都不能展示客观真理。他们认为真理是社会概念,是随着人类群体为了赋予该群体某种意义和身份而编纂故事才产生和建立的。因此,所有的真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虚构出来,用以服务这个团体的故事,所以“真理”总是带引号的。任何社会中的真理都是由掌权者制订出来的,这些真理都是多样、可变的。不存在根本的原则,只有处境所需的概念;没有内在的实质,只有外表和现象;没有边界,只有组合和连接;没有宏观大主题,只有多条故事线。我们从中找不到现实,只有虚拟现实。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学术、政治、艺术、哲学和宗教的目的不在于发现普世真理,而在于凸显强势群体的声音、信条和价值。如今,科学也被视为是团体创造现实的一条道路,而不是为了发现现实。后现代主义认为,神迹和各种渠道的启示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反正探讨绝对的自然定律是毫无意义的。老派世俗主义认为,只有科学和理性可以找到“公众”的真理;而新派世俗主义则认为,除了相对主义和让各团体去发现他们自己的真理之外,别无公众真理。知识分子从前认为有绝对的事物,没有神迹,但如今却认为有神迹,没有绝对的事物。
当今,基督徒们谈论有关牧养世俗人群的话题非常普遍。但我们总是必须问:“哪一类世俗人群?”目前,老派现代世俗主义仍然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的文化机构以及5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主流,而新派后现代世俗主义则占据了社会科学、文艺界和30岁以下的人群。
基督徒作家们视婴儿潮【1】时期出生的人为第一代摒弃绝对真理的世俗人群,但这并不完全确切。他们之前的一代人是老派的世俗主义者,他们强调道德,他们充斥在(大多数是主流的)教会中,坚持做人应该与人为善,但他们否认超自然的基督教,否认恩典和重生的必要,他们反对传统信仰对神迹的解释,比如基督的神性与复活,以及圣经启示的无误性。然而他们仍相信很多道德的绝对准则,将它们视为对理性和科学而言,都是“不言而喻”的。
婴儿潮时期的人在传统宗教思想下长大,浸泡在用理性和科学可以认识现实的观念中。他们虽然用新派现代相对主义作虚饰,用来解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选择,但他们的本能反应仍然是很传统的。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即使在自由论调下,仍然强调道德观,他们仍然趋向于相信他们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当他们开始有了孩子,或者面临个人危机时,他们通常会直奔基督教会,他们对神的认识较容易被唤醒。
真正成为深层世俗化分水岭的是下一代。他们不认为他们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们质疑到:“我们用谁的价值观来建造更好的世界?”他们未曾生长在传统宗教思想之下,他们的思想不是“软性的”、超自然人文主义下的相对主义,而是新的、强硬的后现代激进主义下的相对主义。
“X世代” 的人是实用主义者,他们不把西方文明的传统道德观放在眼里,他们去做“适合”他们或他们群体的事,他们有深层的相对主义思想。但与老派世俗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完全排斥超自然或宗教体验,他们相信许多“真理”可以有多种来源,包括神秘论、个人经历和多种形式与阶段的意识。
在美国,通过学术界和青少年流行文化频道,后现代世俗主义思想传播很广,从沿海到内地,从教育良好的阶层到教育程度不高的阶层(通过电视传播),尤其是从文化精英到1965年以后出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多数美国人都受到,或开始受到影响。
三、两种流行的世俗主义
很少有人能在他们的世俗主义中保持清醒与前后一致。所以基督教传播者要记住,有各种各样的新、老世俗主义。每一个非基督徒都是各样不同程度的世俗主义的混合体。
1. 人格化的神和非人格化的神
现代世俗主义者通常是无神论者,但更多的是自然神论者。他们相信有一位人格化的神和造物主,但是不会通过神迹介入这个世界。后现代主义者更趋于相信东方的神观,即在一切人和物中有一个非人格化的生命力。
2. 人的可塑性和人的浅薄
现代世俗主义者总是乐观地相信人可以进化到更高的层次和形式,通过教育和启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好或更完美的世界。后现代主义者对人的看法要愤世嫉俗得多。他们通常坚持人并不比树或动物更有价值。
3. 普遍性和特定性
现代世俗主义者希望有一个现代“理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各种文化差异(常被视为迷信)会因为认同社会组织的普遍理性原则而消除。他们喜欢庞大的、中央集权的、统一的组织。后现代主义者却欣赏各个文化的特点。他们喜欢不同的、有地方特色的事物,讨厌批量生产和一成不变,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对个人或各个文化的不尊重。他们的“新”自由政治在社会方面是自由的(试图冲破道德的枷锁,寻求个人自由),但在财政方面却是保守的(希望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计划和干预少一些)。
4. 律法和机遇
现代世俗主义者相信律法——自然律和逻辑律。他们也相信通过科学,专家们可以(藉着民事法律)告诉一个国家如何在一个理性的、幸福的、“发达”的、有序的社会生活。后现代主义者厌恶知识帝国主义。他们全盘摒弃有序的宇宙观(以量子物理为论据)。他们喜欢游戏、机遇,热衷于随机和自发,讨厌修饰、虚华、受控制。
5. 概念性的和具体-关系性的
现代主义思想家试图识别各种原则,用抽象概念交流。他们的艺术甚至也是抽象的,追求纯粹的线条、形式、色彩等等。后现代主义者倾向于具体的图像和视觉效果,更强调灵感,而不是分析。他们是极端实用主义,不理会原则,只关心什么东西有用。
6.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现代主义思想家是个人主义者。他们坚持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价值观是由团体或社群塑造的。一个人无法定位自己的身份,只有通过所属的团队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所有的真理和身份都是被社会,而不是个人建构的。
7. 基本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
现代主义思想家相信,在人的本性中有一些基本元素。例如,他们认为同性恋是正当的,因为有些人天生如此。也就是说,那是他们的本性。但后现代主义者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们坚称任何本性之说都是压抑的。他们会说同性恋是正当的,因为身体和行为方面并没有绝对的或本质的东西。
8. 理想主义和神秘主义
现代主义者对五官感觉之外的任何人类体验都持怀疑态度。他们视理性为“高级”能力,感性为“低级”或“动物性”能力。他们摒弃通过意识变化、神秘体验得到的真理或知识。相反,后现代主义者接受各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有时,他们甚至认为理性是更低级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四、优点和缺点
当后现代主义逐渐变得曲高和寡时,有许多后果反而对基督徒传福音更为有利。但多数这种新式世俗主义的内涵,还是带来了新的难题。
优点
老派世俗主义将基督教论调基本排除在公共场所之外,比如说,在公立学校教室里不可发表基督教言论。基督教组织甚至不能在公共场所集会。为什么呢?因为宗教是建立在“信仰”与“偏见”的基础上,而公开讨论应该是建立在“中立”的基础上,依照推理和科学“不带偏见”的标准。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并不相信客观。他们(正确地!)认识到所有的言论和观点,都是基于信心的假定和设想。他们认识到中立是不存在的。所以想要名正言顺地将宗教言论从公众生活和场所清除越来越难。表明这一趋势的一个早期征兆,就是最近最高法院的几宗案件:允许基督徒教会和团体租用公立学校的场所。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者的逻辑:“如果学校可以租给当地的Rotary俱乐部和希腊文化节,为什么不可以租给浸信会教会?他们都是一些文化的次团体。”
所以,基督徒会逐渐发现,文化机构的领导人将意识到,在公开讨论中排除有信仰的人是很困难的。因为根据后现代主义的标准,每个人都是靠信心活着。
缺点
但是总的说来,新世俗主义对基督教的抵制会比旧世俗主义更强硬、更敌视。旧世俗主义视正统基督教为过时的、可笑的。他们期待随着人类的科学知识越来越先进,对宗教的需要会灭绝(弗洛伊德这样告诉他们!)。最坏的情况也只是认为基督教的道德绝对化是知识上的狭隘。
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者将所有对客观真理的宣称都视为是赋予某个团体以力量和权势,他们认为所有传福音的人,都只是在为自己的团体争取比其他团体更多的优势。传福音不仅仅只是可笑,而是危险,甚至暴力的。新世俗主义者认为,对于终止偏见和压迫,对于自由而言,基督教的普世真理观都是主要的障碍之一。必须停止宣称有绝对真理。
所以这是一个新的情势。基督教教导的主要战场可能不是基督的复活和神迹,甚至不是他的神性,而是基督的独一性,即宣称他是唯一的救赎者,神的独生子等等。本世纪初,怀疑论者拒绝基督教,因为(他们说)那不是真的;今天他们拒绝基督教,因为它竟然自称是真的。
五、传福音的启示
当美国人变得越来越世俗化,我们需要作以下的回应:
1. 世俗者需要“切身相关的主题”,并为真理提出论证。
切身相关的主题:后现代主义者非常实用主义,习惯于依据某个选择能否满足他们感受到的需要来做决定。布道者必须认识到,世俗人只给他们几分钟(5或10分钟)来证明某讲道是否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不然,他们就走神了。后现代主义者“调频道”都是训练有素的,当然这是肤浅、自私,事实是,福音其实是他们最需要的。布道者必须用相关的主题来引导他们。他们必须将福音与个人需要联系起来,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
向世俗大众讲道时,开头极其重要。作为布道者,这是你向人们证明“我有你们需要的东西” 的机会。要去学习可以打动世俗人群的相关主题。诸如:
——你想与神建立个人关系吗?(神设计我们能与他建立关系。我们的罪和罪疚感是这种关系的障碍。基督耶稣的死打开了通道……)。
——为什么我们发现生活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满足?(神为了他自己而创造我们。我们的罪使我们去崇拜错误的东西,从而导致自我价值的丧失和空虚。通过耶稣基督的工作,我们能明白神的大爱和同在。这是唯一可以令我们满足的。)C. S. Lewis的Mere Christianity 一书中“希望”一章中提供了很有帮助的材料。
——对于正义和善者必胜,我们能有什么盼望?(如果有一位神圣的大法官,那世界就有希望,但我们却因此焦虑、愧疚。如果没有大法官,我们就自由了,但我们必须生活在一个毫无盼望的世界。耶稣基督就是被审判过的大法官,所以他可以又是法官,又是相信之人的救赎者。)参见Thomas V. Morris在Pascal‘s Pensees. Making Sense of It All 一书中“冷漠之愚拙”一章。
——意义:你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要努力达到目标?参照Stephen Covey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其中的第二个习惯),分析个人生活中的问题。你生活的中心是什么?你能通过一个有欠缺的中心明白你的问题吗?
——对与错:你作决定的基础是什么?它充分吗?如果对与错都只是个人观点,为什么你对不公义的事会勃然大怒?你怎能成为任何一类的改革者呢?
——力量和权势:你继续前进的活力从何而来?
——罪疚:你如何面对自己的良心?
——死亡:你如何面对它?
(相对于新世俗主义,最后两个主题与旧世俗主义关联更多。)
真理的论证:尽管基督教传播者向后现代主义者传福音时必须用相关主题来引导,他们也必须快速地为真理提出论证。后现代主义者可以欣赏展现基督徒伦理的实用性教导,但如果不以基督教道德的根基——即客观真理的存在——对他们发出挑战,听众便会只挑着听一些当时似乎有用的东西。他(她)看似很能接受,甚至归信了,但在深层次,他(她)仍然是用自己来判断美善,而不是用美善来判断自己。
你必须说类似这样的话:“福音令人吃惊的一点就是只有当你想要的不只是‘找到自己’时,你才能‘找到自己’。只有当无论基督是否对你‘有用’,你都全然向他时,基督才会对你有用。”
你不可以因为基督使你满足(尽管他确实使你满足),或他使你得力量(尽管他确实使你得力)才归向主。你信他是因为他是真理。如果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寻求主,你不会找到主,你的需要也不会得到满足。最基本的魔术形式是这样的:你试图安抚某个暴躁不安的神,并利用它达到你自己的目的和计划。成为基督徒,不是为了你的计划寻求帮助,而是接受一个全新的计划——神的旨意。你必须顺服他,因为你的生命都是他的,因为他是你的创造者、救赎者。
2. 世俗者需要一个很长的归信过程
世俗者习惯于针对学习者的教育,而非老式的教学法。而且,他们把自身的需要看得比任何客观真理或责任更为真实。为此,他们很不容易接受委身这个观念。这些事实,再加上他们对神学的无知,常导致一个很长的归信前期阶段。我们必须多次多方地讲解福音,使人可以通过多次的次要决定以致最终归信。这个过程包括很多步骤。通常一个人若没有经过以下两个阶段六个步骤,我们就不能确信他已经归信。
公开交流阶段(教导与讲道)
1)认知性:“这就对了。”后现代人认识到基督教所教导和宣称的是什么。负面的偏见被刺穿,障碍被清理,反映为:
私下交流阶段(小组和一对一互动)
4)体验:“我能想象。”后现代主义者开始“体验基督教”,他们说起话来就像是个基督徒,并在别人面前为基督教辩护。
5)委身:“我接受。”后现代主义者凭信心作了以下决定:
我们一方面对尚未委身者毫无耐心,另一方面对已委身者却是草率行事。有很多宣称“我已来到基督面前”的人,却沉浸于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中,以致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他们需要更广泛而深入的教导,以及个人的转变。很多看起来已归信的人会背离,在很多情形下,这段插曲可能成为他们漫长的归信前的经历。从表面上是很难看出来的。
然而,这并非是一个全新的问题。约翰•卫斯理在户外布道中,把人们带进他所说的“唤醒”状态(步骤1-3)。然后他把不信者与信徒混合编成“不同班级”(小组),在六个月至一年时间里,通常就可以看到不信者们开始归信基督(步骤4-6)。今天,我们可以复兴这类“唤醒的罪人”,把他们看成是我们要传道的对象,就像基督徒和怀疑论者一样。我们要训练我们的带领者,使他们期待并能适应有不信者参与的小组聚会。
3.(因此)世俗者在教会中需要有各种“福音管道”。
现在有很多著作,论及各种同化的途径,但今后我们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课堂、小组和各种体验,帮助非基督徒们,在未来三到十二个月内,度过朝着信心迈进的过程。
会后的聚会:这将包括各种会后的聚会。彼得在讲道之后采用“会后跟进”,更全面地解释福音,解答问题和各种反对观点。纵观各段复兴的历史,这是相当行之有效的举措。崇拜聚会或“慕道友活动”之后随即举行各种聚会。
组织此类聚会的几种办法:
——讲员讲座:与讲员一起,有一般性的问题解答时间。在崇拜或慕道友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邀请人们参加。
——探索基督教:开设短期课程,诸如“我们怎么知道有上帝存在?”“ 我们怎么知道圣经所说的是真实的?”“ 我们怎么能了解/相信一些事情?”“ 我们怎么知道耶稣就是上帝?”
——信仰的根基:开设短期课程(几个星期),讲解有关使徒信经,十诫,主祷文等,作为基督教的信仰基础,让大家知道。
——会员班:另外一个短期课程,有关你们教会支持什么,会员的意义,新人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参与教会中的服事。最世俗化的人需要四到十二个月完成以上的四个课程。每个课程都必须设计得能吸引非基督徒。教师面对这些不断流动的成员,必须是既像牧师又是朋友的福音工作者。
对话型福音布道者:每个教会都需要有一批福音工作骨干,能一对一地、或在小组中服事来到教会的慕道友。这些人必须训练得比一般传福音者更彻底。举例来说,他们需要接受护教学的训练,并参与很多福音预工的讨论。他们会针对慕道友的理性问题或属灵状况而给予合适的阅读书籍。偶尔他们会成立“慕道友聚会”,用二至四个晚上讨论基督教的信仰。每个福音布道者都应该与一至五个非信徒保持一定的联系。
一个教会若有以上“会后的聚会”系统,福音布道者们就可以参与或带领各个课堂,并与非基督徒建立关系,以便在课程结束后作跟进的工作。
福音关怀细胞小组: 类似于约翰•卫斯理的各个课堂。并非只有慕道友,相反,小组里混合了基督徒与非基督徒。这对认真、坚定地朝着信心迈进的慕道友来说,就像一个培养皿。这些小组允许他们朝着体验、委身和强化的方向前进。这些小组的重要性,跟崇拜聚会的类型有相当关系。如果崇拜中的教导成分很大,主要针对坚定的基督徒,那就需要一些福音关怀小组,去配合非基督徒的需要。如果崇拜聚会比较倾向于慕道友,非基督徒就能从参与崇拜聚会中,得到他们成长所需要的。
由于小组中的许多成员“尚待加工”(意味着还未真正归信),或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明白福音,小组学习的内容就不能太被动。必须很确定在最初的两年内,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接受一个世俗者所该有的系统教育。
在救主长老教会教会,第一年讲马可福音。这本福音书涵盖了“耶稣是谁”的基本信息,并十分强调他的统治,客观真理跃然纸上。而且这本书综合表达了他的位格和工作,能赢得那些非基督徒或未归信者,或“尚待加工”的慕道友。
第二年,学习使徒保罗的罗马书。这本书全面阐释了恩典与赦罪的福音。这是个“高级课程”,以消除过分强调律法和反对律法的唯名论。
4. 世俗者需要更具福音预工的护教学
随着社会愈趋世俗化,我们需要在讲道(如上所述)、各种课堂和整体事工中使用“福音预工”和护教学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认为听众具有基督教的世界观。人们越来越有如下观念的特征:无位格的上帝、人类与万物等同、把道德相对论绝对化、认知的多种渠道、杂乱的宇宙、以及彻底的实用主义。
很多传讲基督教信息的人,对这个世界观觉得很陌生,也无法理解。因此,他们的布道通常一开始就先假设对方具有基督教的世界观,而不是先为此花时间定义和辩护。比如,对耶稣复活升天这件事,很多基督徒事先假设无神论的听众会相信一个有序的宇宙、一位有位格的上帝和一种认识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告诉一个后现代主义者说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他可能会回答:“真的吗?噢!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可能相信很多复活,但他却不信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和普遍真理。
因此,我认为由于文化越来越趋向世俗化,预设式护教学家(presuppositionalist)所提供的护教学方法,在布道和事工中会越来越有效。“铁证待判”对X世代的人近乎不再有效。他们与前辈不同,对长串的逻辑推理没有耐心,因为他们生活在即时文化中。通常行之有效的是使用约翰•弗瑞姆所说“进攻式的”预设护教学。“进攻式的”护教学会显明一个非基督徒的立场所面对的问题,比基督徒的任何弱点所面对的问题要大得多。“进攻式的”护教学很强调个人性和双向交流。它不是要非基督徒端坐着进行冗长的推理,相反,它单刀直入地用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提出各个问题,以此显明他们对自己信仰的假设的武断、(通常)无意识的本性、以及对世界认识的不充分。
举例来说,有人可能会说:“我认为你们把同性恋说成是一种罪是很错误的!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只要他或她相信是正确的,都应该受到尊重。我认为基督教是偏执又狭隘的。”该如何回应呢?传统的护教学可能会说:“哦,我的观点是根据圣经,相信基督的神性和上帝的存在。让我告诉你有关上帝和基督的证据,等等。” 但是“进攻式”的预设法会这么做:
“当你说偏执是错的——对所有的人都是错的——你就是在对一个普遍真理提出声明。你不是说你不喜欢偏执,而是说不管我们的信仰为何,偏执对所有的人都是错的。那么,怎么证明你是对的呢?作为基督徒,我认为以刻薄和残酷来对待那些和我不同的人,是错误的。我也认为不论对谁偏执都是不对的,但是我能证明我的主张是对的,是因为有一位上帝,也因此有一位最高的审判者,我们都要受道德律法的审判。创造之中是有秩序的。也因此无论上帝说什么我们都该遵从。
“然而,你认为这个世界是杂乱无章的,只是时间加上机运的结果。你甚至说无论什么事都是相对的。那么你怎么证明你的断言是对的呢?按照你所相信的,你有什么权利告诉别人说偏执对谁来说都是错的?如果什么事都是相对的,宽容不也是相对的吗?我在这里给你一个挑战。事实上,你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你想要有自由去做你想做的(当你如此做时,就像没有道德律这么一回事似的);另一方面你却对人说什么是错的(似乎是说道德律是存在的)。”
在基督教的交流中,将会愈加需要注入预设式的护教学。
5. 世俗者需要更具个人真实性的布道
讲道不能看起来像表演。虽然是讲一篇事先准备好的道,讲的时候,这篇道应该像是“重生的”。牧师本身应对所讲的真理有完全的理解,并被深深地吸引。世俗的听众比较喜欢有些杂乱的,即兴的讲道,而不是有系统的、没有激情的讲座。如果你看起来只是把先前收集起来的资料传输出来,就不太会有什么效果。如果牧师太华而不实,太文雅,或者太冷漠,太深思熟虑,太做作,后现代的听众都不会愿意听。牧师必须除去那些在基督教文化中意味着权柄,然而对教外的人却显得(确实是!)不自然的单调、说教的语调。现代世人对技巧和形像都很持怀疑的态度。他们对“解构时尚”很在行。他们希望讲员是透明的——这是很正当的要求!
当牧者站在讲台上,要从自我意识和技巧中释放出来,这是个属灵的挑战。根本的解决之道当然是与神相交。不过,从方法论来说,应该要求牧师讲道时不看笔记或少看笔记。办法是:(1) 私下沉思默想你的讲章,直到你或哭泣、或开怀大笑,或暴跳如雷;(2) 切实牢记你的讲章——直到你不需要笔记也能围绕你要讲的主题作些变化。
6. 世俗者需要对话式、“圣而公”的讲道
对话式。因为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互动式的媒体,作为牧师的你,最好能跟他们之间有交流,这很重要。你要对他们的问题和难处有相当的了解,这样,你才能用坚定而友好的方式,清楚明白地触及问题、并给出答案。定期与那些“对你所信的半信半疑或不知你信的是什么的人”谈话。给他们很多旁白,甚至表达他们内心的语言。比他们自己更准确表达他们对基督教生活和信仰的抗拒。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然后停顿一下——创造对话的环境(当偶尔有人回嘴,不用惊慌!这是好事!)在对他们的自私和不信发出挑战的同时,对他们的难处要有发自内心的同情。要以泪相劝(字面上或象征性地)。对他们所反对的总要持不同程度的肯定。特别重要的是让不信者感受到你理解他们。“我尝试过,这行不通!”“我看不出我的生活会是一位慈爱上帝所计划的结果。”“基督教是个枷锁。”“如果觉得是对的,就不会错。”“我没办法坚持。”“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价值;我实在太糟糕了。”“我就是没办法相信。”认识这些语言,给予爱的回应。
“圣而公”。我采用这个用在使徒信经里的词。这词意味着牢记教会的合一,并牢记我们和别的基督徒站在共同的立场。意味着“圣而公的灵”,也就是说宽宏对待那些持不同主张的基督徒(甚至是非基督徒),即使在你的讲道中你不赞同他们的主张,也要注意他们的长处,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为什么这点这么重要?在无意识形态的九十年代,人们对过去的左派右派很是愤世嫉俗,又担心毫无变通,僵硬的意识形态。而他们宽容的特色也使他们对牧师、对天主教、五旬节派、克林顿总统等的肆意批评非常敏感。
不同宗派间的“内部分歧”,实际上是由性格和文化引起的,而福音派信徒对这点通常是盲目的。譬如,许多改革宗信徒用神学术语公开抨击一些具有灵恩派崇拜的元素,但观察者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真正的区别,不过是情绪、性情和品位的区别。再如,今天一些福音派人士大力推崇保守经济学,批评自由经济学是不符合圣经原则的,但是观察者也可以看出二者不过是种类的不同。后现代主义者对任何以客观真理为挡箭牌,以显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人,非常敏感。因此,传播基督教的人应该非常小心,不要宣称这些基督徒之间内部的分歧是有圣经支持的,即使有些确实是有理的。
相反,使后现代主义者信服的讲道是“以重点为重点”——即围绕着多个世纪以来不论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区别,基督徒们始终能保持合一的基础。当谈到除罪、十字架、重生、神的主权和圣洁、以及救恩之外的任何事时,基督徒交流者应保持谦卑和温和的语调。如果你用像谈到基督代死时的不让步的肯定语调和频率来谈论婴儿受洗的问题,你会破坏你的可信度。
7. 要让世俗主义者“得着”福音,不只需要讲道,还需要艺术
我们需要利用想象力去吸引后现代的人们。我们需要很好的音乐,优秀的文学作品,伟大的戏剧,伟大的艺术,不仅用它们表现福音的特定真理,甚至也表现有关美德和道德价值的“普遍启示”的真理。比如,世俗主义者们可能会在理性上否认道德的绝对性、上帝、永世和超自然的存在。但是古老的神话会激动他们,因为他们的想象力还是知道宇宙像什么样子。《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告诉我们,有一种爱可以把我们从罪的捆绑中拯救出来,使我们从自作的监牢中得到释放。《小飞侠》(Peter Pan)告诉我们:我们不应受年龄和地球的限制,而应该飞翔。这使我们想起那没有死亡,不受地球束缚的黄金时代。《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告诉我们死亡不必是终点,死亡只是睡着了,会有一位高贵的王子来破除这个咒诅。
这些神话说明了现实:我们都被(罪)施了魔法。我们当初被造是为永远活着,也能飞翔(每当面对现实的世界,在我们里面的记忆就会带给我们深深的悲哀)。有一个大巫师用他的咒语控制了我们(魔鬼掌握着死亡的能力)。对这世界而言,除了自然,还有更高的存在——超自然的存在。这些神话,虽然并非完全真实,甚至没有什么明显的基督教特征,却也说明了一些属灵现实,告诉我们有关这个世界的真实组成部分。如此,当现代人(指那些不信有上帝、永世或超自然存在的人)被这些故事所吸引的时候,他们就被激动起来;他们照样能理解这些东西。为什么?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样子(罗马书1章)。
因此,基督徒必须去利用文学、音乐和其它一些形式,以便“避开(后现代世界观的)雷达侦测”(fly under the radar)。在他们的心中,对上帝的知识是沉睡的。通常,通向这个知识的后门——想象力——并不像前门一样防守严密。
通过这个后门,牧师可以带领世俗的听众,进入他们通常一无所知的圣经基本真理中。这些概念包括:(1)神的属性,(2)罪的本质和救恩,(3)基督的独特性,(4)客观真理的本质,(5)基督的主权。当圣灵在他们心中运行的时候,后现代的人们将会和历代的信徒一起,存着谦卑和信心,在耶稣基督面前俯伏敬拜——“昨日,今日,直到永远。”
归信前期流程图:
第一阶段:观察者——引起注意,建立关系
A. 策略
1. 一对一的个人关系
1. 在专门的课堂和小组中教导:
B. 目标
1. 清晰。明白更多福音基本知识,尤其神的恩典与人的努力的对立关系,以及客观真理的观念。
2. 信服。明白基督教信仰是跟别的人生观一样好(或更好)的理性基础。
第三阶段:跟进——鼓励委身并强化
A. 策略
1. 个人属灵引导。在这阶段,如果原来的朋友或教会的联络人无法提供帮助,一个有经验的“属灵助产士”,就要与这个询问者坐下来,列出属灵进程清单,确定通往信仰之路的障碍,等等。这个属灵指导应该与课堂或小组得出的结论联系起来。如果一个人还没准备好委身,可以提供一些读物,一对一会面,也可以推荐一些新的小组或课堂。
2. “外加”的细胞小组
a. 细胞小组课程:马可福音和罗马书
b. 基础班
c. 新会员班
d. 各类课程的门徒学校
《教会》2009年1月总第15期(http://www.church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