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福音》讲义
从外到内的救恩(神的作为)
进到父面前
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从外到内的救恩”系列──“进到父面前”这个题目。
我们将探讨上个节目的一节经文。你们非常熟悉这节经文,甚至不需要翻开圣经,因为我在上个节目已经讲述得很透彻。这就是以弗所书 2 章 18 节,如果我们藉着基督进到父面前,就会享有一个重要的特权。
经文这样记载:
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 ,得以进到父面前 。
记得我们之前说过,这一节经文的语境是关于进到父面前。这是我们在本节目中要进一步探讨的。你对这个重要的特权已经有所认识。如果你明白什么是“得以来到神面前”,就可自行判断自己是否真正的基督徒。当你思想“得以来到神面前”是什么意思,就很容易辨别自己是不是一个基督徒。如果你是个基督徒,那么思想“得以来到神面前”的含义,你将发现神赐予的这口甘泉有多丰富而奇妙,你只不过在浅尝阶段,只汲取了那么一丁点。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前文后理。这一节的上下文中,保罗力证教会是了不起的群体。他说:“世人看见教会,就能从中得见神的权能。”他说,教会能吸引人。他还用实例说明,犹太人和外邦人原先不能共处,无法和陆相交,但是在教会里,他说:“基督徒之间的连结如此牢固,胜过彼此在阶级、种族、性别、职业和其他方面的诸般差异。”
在此,我得承认,我们耳闻目睹的教会,大多无法展现这种荣美的生命。然而当基督信仰的真理广泛传播,得到高举,教会群体的生命就会美妙得令人难以置信。到那时候,教会的生命、内部的结连、会众的关系,散发的荣美无可言传,超乎世人的理解。
我们有时会忽略耶稣的人性。祂明白接受信仰并不容易,也知道基督信仰的宣称,对人而言是不可思议,也好得令人不敢置信,但真理就是这样。祂知道信心的路是难上加难的,于是藉一个具体而完整的组织架构建立基督信仰,减省怀疑主义者心里的疑惑。这就是说,每当我遇到一个对基督信仰存疑的人,我立刻就会说:“我完全理解,一清二楚。”谁不知道怀疑主义?耶稣理解它是怎么回事,因此在约翰福音第 17 章,祂向父神祷告说:“父啊……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
这是什么意思?大致是说:“父啊,我所宣讲的真理对世人而言是很难明白、很难相信的。让我们建立一个实体——教会。教会里,处处是合一和团结,群体间的关系密切无间,整体的生命令人称羡,就连怀疑主义者也不得不心悦诚服,说:‘或者里面真有奇妙的事在发生。’”
很多时候,多数教会都没有这种荣耀的生命。我永远不能忘记与某人的一次会谈。之前我们从不认识,之后也从没再相见,再没有那样的谈话。但是,我遇见的这个人,经常与基督徒闲聊,我不会提这人的性别,诸如此类。这人把我拉到一边,我们促膝谈了一个小时。这人向我吐露的心事,从没跟其他基督徒说过。这个人在很高级的场所从事色情事业,赚了很多钱。
这人说:“你知道,我正在思考基督信仰。”我问:“为什么?是什么吸引你?”这人回答:“我所有朋友几乎都一致认为基督徒古里古怪。每个人都会邀请你跟耶稣建立个人关系,他们认为这是很怪诞的。但是,如果你亲自观察他们如何相处,如果你愿意花时间,当然你总会发现一些令人哗然的人,但每个团体都会有这类人。其实如果从总体来看,按理说,只要你对自己坦白,客观思考,就会认同他们信奉的真理。所以,当我保持客观,用心观察,总体上觉得,他们比其他人宽容友善,思想也较开明,更有耐心,更少利用人。因此,我真的要更多认识他们所信的真理。”
我认为这人的意思,不是在说:“噢,我就是做不到,这种关系太过奇妙,内里必定暗藏玄机。”也不是要特别褒奖那个相交的群体。我不认为区区一群人就能以爱燃亮世界。然而,这人的谈话流露出一份疑惑,大概是说:“那儿有合一,当中美妙的群体关系,就是已经观察入微,仍然无法解释。”
因此耶稣说:“这就是我要赐给世界一个可信赖的实体。”坦白说,这就意味我们这些自称基督徒的人,最好扪心自问,好好检视彼此间的关系。在非信徒眼中,我们是不是像其他群体里的人,互相利用?在他们眼中,我们是否物以类聚?如果他们看见我们来到教会,一心只想解决困境,对其他事情漫不经意,一次又一次只想得着满足,根本没有委身,诸如此类,那么他们就有理由说,基督信仰不可思议的宣称,当真是不可理喻,不仅站不住脚,甚至是一堆花言巧语。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基督徒之间的奇妙合一有两个基础,两个原因。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讨论过第一点,那就是耶稣基督的宝血使我们与神亲近,赐予我们在律法前相同的地位。碍于时间有限,我不能详细覆述。
这一章的第 17 节说:“你们远处的人……近处的人。”福音之所以伟大,能够颠覆我们已有的观念,就在于此。这节经文是我深爱的。有些人远离神,即是说他们德道低劣,抱着怀疑批判的态度,暴戾残酷。所有人都看得出他们不敬虔,不道德。有些人亲近神。他们道德高尚,生活循规蹈矩。他们可能很敬虔,很正直。保罗说:“基督来,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这意味着,无论你是好是坏,道德是高是低,你都是失丧的人。世人都想反叛神,自觉或不自觉中,实际上都在与神为敌。他们的叛逆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有些人明显的将自己的境况表现出来;有些人则谨守生活,高举道德;另一些人则我行我素,放浪形骸。但是他们的光景都是一样。神知道,我们都被蒙蔽,看到一些人在远处,一些人在近处,其实全都是失丧的人。
还记得美国天才女作家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描叙其笔下一个人物吗?他内心深处有一种既黑暗又悄无声息的信念,使他默默相信要避开耶稣,就得避开罪恶。这观点说明,很多人坚持自己当家作主,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掌管自己的生命,就算代价沉重也决不低头。我们都是这样,这观念根深柢固。我不需要救主。有些人循规蹈矩,克己复礼,只道这样就不需要一位救主,这是反叛的一种表现;另一些人则道德败坏,同样是叛逆的心在作祟。不管是哪一类人,我们都是失丧的,都与神隔绝,这就是福音的颠覆性,也是福音美妙之处。这令我们深感苦恼。然而十字架给予我们相同的合法地位,把我们带到神面前。无论高低贵贱,体面或猥亵,道德高尚或低劣,伪君子或高级妓女,在基督里,你们都处于相同的位置,因为没有基督,你们的光景都是一样。
所以,在基督里,我们获得相同的合法地位。第二,保罗说,基督徒的合一有相同的经历。我们在上一个节目里探讨过。
基督徒彼此连结的因素之一,是他们有相同的经历。想想那些电影,那些戏剧,各式各样的人物,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不能相处,却要共同去完成一项任务,就像电影《十二金刚》(the Dirty Dozen)的角色那样,或诸如此类。很多电影的情节基本上与《十二金刚》相似。有一群人,他们不能和睦相处,本来水火不容,但是因为身陷绝地,必须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最终竟然能称兄道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有共同经历。这只是保罗看法的一个概括。他说:“纵然你们截然不同,基督徒共有的奇妙经历,我们称之为‘得以进到神面前’,这种经历把你们连结一起。”
现在让我们结束上个节目的讯息,我们已经深入讨论了“得以进到”这个词,这次不会触及这话题。今天,我们会围绕这种经历的必要性和性质,探讨另外两点。
首先是必要性。我打算探讨这点,因为听众朋友都是现代人,生活在文明的现代。因此当我触及经历这话题,虽然是有必要性,当中却潜在危险。我后来才有所察觉。你看,进到神面前,是真正地经历神,经历全宇宙的神,经历圣经中所说的神,这真是多么奇妙的宣告。圣经所记载的神,是自有永有的创造主,是有位格的,却是无限的,比宇宙无限的大。对祂来说,众星宿不过是天平上的灰尘。祂不是受造的,在一切受造物之上。这就是圣经所说的神。“进到”这个词的意思是,你可以与这一位神倾心吐意。你可以与祂亲密相交,与祂建立个人的关系,彼此联系。这就是当中的宣告!你可以经历神,经历这种奇妙的合一。
我一开始就谈论我们现代人“进到父面前”的必要性,是因为我想你知道,我们现代的处境有多危险,因为我们无比渴望“进到父面前”,所以我们用的方法不一定是对。
在 20 世纪初——其实我们没有时间详细谈论这点——有很多哲学家、科学家武断地指出,宗教基本上是源于人心灵的恐惧,人们信奉宗教的真正原因是出于恐惧。碍于时间,我不会引述他们的言论,他们既高傲,也很幼稚。这些人有很多,比如像韦尔斯(H. G. Wells)、罗素(Bertrand Russell)、赫胥黎(Aldous Huxley)、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们的论述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说,因为自然界的力量令人震慑,人类长久以来笃信宗教,藉此来处理情感和心理上的困惑和恐惧。因为人类自觉无力主宰万有,所以才会笃信宗教。如果我们认为自然界冷酷无情,而我们又无可奈何,根本就无能为力,那么在面对疾病和自然灾害时就会很无助。
所以,我们把自然界人性化,要不是满天神佛,比如树木之神、湖泊之神、丛林之神、播种之神等,就是相信万有背后有一位神。总而言之,我们得说服自己,相信人类是可以讨好自然界的力量,彼此可以有商有量。
但是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你一次次听到那些权威的哲学家、思想家大声宣告,透过科学和实证研究,我们已经降服了自然界的狂暴。我们将会征服自然界,揭开自然界神秘的面纱。因此,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对自然界的恐惧越来越少;随着我们越来越有能力驾驭大自然,令大自然界为我所用,宗教于是日渐式微。
看看他们的宣告,当社会越崇尚科学,宗教就越被人看为迷信,越走下坡,日渐式微。这就是他们的信念。所以他们对西方文明作出预言,随着科技和科学的发展,在今后的 50 年,宗教将步入夕阳,最终没落。最后人们根本就不会相信超自然,剩下的只是哲学,略为涉及一些伦理道德。
举例说,让我们追溯至 18 世纪初,当时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写道:“当时大家都是有神论、有宗教信仰的民众,但过四、五十年后,基本上我们都知道宗教会消亡,人们会信奉科学和理性,不再相信宗教的超自然力量,不再相信耶稣是神,不再相信这一类信仰。”
有些事发生了,有些地方不对劲。问题的出现归结于科技越进步,人们越加发现科技不能令我们幸福快乐。
这里有三点值得一提。我们有一个深层的需要,需要知道为何而活,生存的意义何在。我们亦有社交需要,我们需要寻求爱,拥有爱。你不但要寻求,还想拥有。你如何实现呢?我们还有道德需要,需要知道是非对错。过去一段很长时间,有些科学科目,如心理学和社会学坚称,实证研究能帮助人满足这些需要。今时今日不会再有科学家说这类关心人的话,因为他们知道,实证研究甚至不能给“爱”下个定义。
然而,今天仍然有人坚持那种看法,事情是这样的。有天,我在看某个访谈节目,当中有个精神病学家,他是个医学博士。他说:“我们还未能将爱单独分解出来,很快就可以为爱下定义了。爱就是我们神经系统里的一两种化学物质。
我们很快会有突破,因为当我们能分辨出这些物质,就能反过来控制我们自己。你们知道,科学已经征服了病毒,有能力控制各类疾病,但是科学还不能遏制情感。但是我们快将能够了。因为爱就是神经系统里影响着思想的一两种化学物质。当我们能够确定这些物质,就能够控制爱。如果你不想爱上某个人,你就不会爱上他。”
他继续说:“你可以筛选适合的人,然后才将爱锁定。不仅是一矢中的,你还能控制爱的程度,免得你付出太多。不久将来,你就可以决定何时去爱,决定爱上多少,谁被你爱。”
当时的听众有何反应?你们认为听众的反应是什么?很错愕!我们靠观察去判断听众的反应,这样可能不是十分科学、客观。另一方面,听众不知就里,只知他们讨厌那种理论。为什么?因为那就是科技的精神,任何东西都会沦为商品,任何东西都能控制。任何东西都能提取出来,为我所用。任何东西都能变成产品。
如果你按下这几个按钮,如果你读这本《五个简单步骤》的书,我就能帮你找到意义;如果我能隔离一两种化学物质,就能帮你坠入爱河,达到你想要的程度。这种理论再多,其实人心里还是未能完全被满足。这种理论,令我有一种被侵犯的感觉。“我不只是一堆化学物质;生命的意义不只是一堆化学物质;爱不只是一堆化学物质。”这意味什么?那些思想家声称宗教仅仅是对恐惧的一种反应,这已被证明完全错了。今天西方社会各种宗教如雨后春笋,这真是令所有信奉科学的人跌破眼镜。
正如英国著名作家及神学家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所说,“当人们不信圣经所说的神,他们不是什么也不信,而是什么都信。”传统基督信仰在很多方面与科技精神南辕北辙,我们看见,人们撇弃了传统基督信仰后,并没有失去宗教热情,这些宗教热情并非出于恐惧。令人类惧怕的事物不断在减少,人类所知越多,反而越多人觉得他们不只是一堆化学物质,必定有更多意义存在。
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专家所言,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自英国著名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就是《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作者。在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宣称宗教最终会消亡,通过科学和实证研究,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然而,1963 年他服用过量的迷幻药自杀,临死时是一名佛教徒。
他曾经潜心修行佛教。他说:“唯有神秘主义才能令人类停止毁灭自己,停止互相撕杀,这是人类唯一的希望。”因为他明白,一个人的全部意义比他以为的都要多,不仅是才智,不仅是身体,我们还渴望那看不见的事物。可叹那些思想家都不在了,都死了,否则他们又会提出质疑,如果没有神,没有看不见的世界,没有超自然,那么宗教和宗教热情唯一的解释,真的就只有恐惧,对大自然的恐惧。现在对自然科学有深切认识,对大自然惧怕也消除了。那么我们呢?我们对宗教的深深渴慕,应该怎么解释呢?
好了,讲论了这么多,是时候谈谈当中的危险。越来越多的人来教会聚会,他们想要进到神面前,想要经历神。他们认识赫胥黎所说的,也知道人生的意义超过我们所想。我们渴望那看不见的。有一些东西,意义远超过商品,超过财富,超过物质。这意义是什么?是什么呢?
危险就在这里。我们已经被现代化,对科技深深着迷。我们喜欢掌控一切,将事情变成手中几个按钮,喜欢把东西制成商品。很多人不再信奉什么,结果又回到什么都信奉的光景。有人闭门造车,在后院创立宗教。人们为要经历神,无所不用其极。很多人回到教会,但是看看他们。事实上,我应该说看看你们。你们必须当心,不要把经历神当成一件商品。
我应该这么说。今天,性已沦为一种商品。300 年前,你不能把性当作商品,因为性跟许多事情拉上关联,例如婚姻和家庭。发生性关系就会有孩子,这是很难避免的,然而今天,透过科技可以办得到。从前,性不可能与承诺抽离。性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是相当亲密的感情,但你不能把它变作商品,因为你不能只有性,而没有委身,没有责任,不能只有性,而不去建立家庭,不打算深入了解对方。从前,你不能这么做。然而,我们今天却是这样。我们今天通过科技,知道发生性关系后,可以完全没有“后果”,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性变成一种商品。
当我讲道,教导这些信息时,我察觉人们相当饥渴,危险便在于此。他们说,我想要经历神;我需要这个经历;因为内心空虚,我需要被爱充满;我渴望那看不见的东西。越来越多人认同,赫胥黎的言论正是我们的写照,我们没有希望,除了那看不见的世界,我们没有希望。但是人们回来教会,却把神当作商品。
让我讲得难听一点,直接一点。他们想利用神,享受神的同在,却不想委身于神。他们想经历与祂的亲密关系。传统基督信仰教导说,如果你想深刻经历神,就必须相信圣经的话语。看看那些教义,相信耶稣基督的神性,祂有神人二性,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你们必须相信救赎的教义,祂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有些人会说:“我无法接受这些迷信,我只想经历神。”
或者,你可以告诉人们这个事实,如果你想要认识神,就必须完全委身于祂,必须遵守十诫。你必须说:“我愿意顺从十诫,照着十诫去行。我不再掌握自己的生命。”啊!这对现代人来说可不太受欢迎,他们满脑子科技精神,视所有东西为产品,一切都可作为商品,什么都能够操控。
他们想要经历神,但是他们很多人不想接受基督信仰,于是加入一些新兴宗教,这些新兴宗教出奇地含有科技精神,虽然他们说:“啊!我们超越了科学,可以给你神迹奇事。”看看新纪元运动成千上万种衍生产品,其中从来都没有一丁点顺服,他们不必顺服任何东西。
看看他们的书吧,看看他们的电视节目吧。他们所有讲论,都是要你跟着他们那一套思考,跟着这种模式,你就会感觉实在,驾驭恐惧,你必须随遇而安,思想必须专注,必须让能量进入。
他们可曾说过,你不能?可曾说过,你必须原谅他人,不能随意发生性关系?可曾说过,你必须说实话;你必须顺服?哦,天啊,谁想要这样?他们想享受神,却不想委身于神。我想要经历神,却不想在理智上顺服祂,在情感上顺服祂,完全顺服于祂,单单顺服于祂。这就是谈论经历神的危险之处。
我告诉你,通过耶稣基督,你可以亲自认识神,亲密认识祂。你可以与祂倾心交流,生命充满祂的爱。你想要吗?我知道你想要的,因为像你这样的现代人很渴望得到。我们都是疏离的人,都是孤单的人。人与人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亲密,家庭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坚固。我们不再有亲密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孤岛。我们千方百计,呼求亲密关系。当我们谈到这里,你应该知道基督信仰最不可思议,就是它避免了西方信仰带来的危机和错误。西方文化的问题在于他们崇尚宗教主义。
我的意思是说,认识真理可以通过理性,而学习真理可以通过知识。东方宗教和文化的问题在于,他们认为通过认知无法认识真理。你知道,公案是佛教禅宗其中一个默想的课题。你知道什么是公案吗?比如像“你知道单手鼓掌的声音是什么吗?”公案就是阻挠你理性思考的一种机制。当然,今天还有很多人沿用这套思想。东方文化向来都说,你不可能明白教义,讨论正统与异端是没有意义的,是可笑的。真理超越了这一切,超越了理性。矛盾在于,你要得出这结论,不能不运用理性。你不能说,真理超越了正统与异端的差别。如果你不同意,他们就会说你是异端。他们要否定理性,却不得不运用理性,那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你有没有发现,基督信仰实际上既不是东方的宗教,也不是西方的宗教。神很有意思,将救恩历史的主要事件,恰到好处地置于当时主要文明体系地理位置交界处,安排在东西方交汇的边界,位于欧亚非的交汇处。你看到了吗?耶稣是一位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祂是谁?你看到了吗?问题的关键,正如约翰福音 4 章 23 节中,耶稣对撒玛利亚妇女所说,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
基督信仰的意思是,你得相信、遵守、思考,在理智上顺服,将你的意念顺服于祂。但是基督信仰也是与神深刻奇妙的联合。所以,应该注意你如何去追求。不降服于神,你就不可能经历神。你得当心,这包括我们所有人,也包括我自己。我的意思是说,我常常在自己身上找到这问题。我们想将一切商品化。“我今天只要三两重的神,只要祂三分钟。”其他时间不要来打搅我,千万不要给我的目标画蛇添足;不要干涉我跟谁结婚,与谁约会;不要插手我办事和营商的手段;不要让我献出很多钱,不要给我太多责任,以致我无法尽情享受人生。我只要神三两重。我不要神太多,免得祂来打搅我的生活,只要能帮我克服困难就很足够了。
对不起,如果你想要神的话,祂就会来打搅你的生活。你不可能只要三两重的神,因为神是一位的。你不可能只要三两重的我,要么就整个人要,要么一点也不要。你不可能对我说:“你一半进来,一半留在外面。”什么?怎么回事?你不能这么做,不能只要一部分,其他的不要。在家庭,在其他各方面,我们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现在不能再这样下去。如果你成为一名基督徒,便不能像西方人,也不能像东方人。
最后一点,你可能会发现,我实际上没有谈及“进到父面前”的性质,我们下个节目还有话题可谈。
但是我必须指出,当我谈论东西方的差别时,不能就这样结束。为什么我们这些敎牧人员听起来都差不多?因为我们喜欢把书籍传来传去,分享阅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观点都这样类似。当我读到法国大哲学家帕斯卡(Pascal)时,我发现他是一个信主多年的基督徒,至少在理智上是这样。他理智上信主很多年。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又很理性。他是真正的计算器之父,也是他发明了计算器。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数学家。
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一些事情改变了他。他原来有一种刻板的基督信仰,因为他是典型的西方人。他相信真理,而且都搞清楚真理及教义。但是他无法进到神面前。
你们可能有人听说过,有意思的是,他死后,有人发现他的棉袄里缝着一块羊皮纸,那是从杂志上撕下的一页。在上面,他记下一个基督徒圆满的经历,使他从此不再像个西方人,当然也不是东方人。有一个晚上,他得以进到神面前,这彻底改变他一生,使他真的成为一名基督徒。
他将那晚的经历从头到尾记录下来。那一晚进到神面前的经验如此宝贵,他永远不会忘记。他记了下来,当作护身符缝在衣服里,随身携带。直到他死后,才被人发现。
他这样写道:
1654 年,蒙恩之日。这天晚上大约从十点半到夜深十二点半。
火光炽烈;
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不是哲学家和智者的神;
平安、平安、感动、喜乐、平静;
耶稣基督的神;
祢的神是我的神。
除了神,世人都是善忘的。
唯有通过福音的教导才能寻觅祂,
伟大无比,人灵魂的美妙。
大哉!公义的天父,世界尚未认识祢,
但我已看见祢。
喜乐、喜乐、喜乐,
喜极而泣。
我离弃了祂,我的神啊,为什么离弃我?
愿我永远不再与祢隔绝。
这是永恒的生命,让他们都知道祢是唯一的真神,认识祢所差来的基督。
耶稣基督,耶稣基督,耶稣基督。
我曾离弃了祂,逃避祂,背弃祂,我把祂钉上十字架。
愿我不再与祂分离。
唯有福音说得对,祂就是这样住在我里面。
啊,祂舍弃自己。
满足无比,甘甜无比。
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进到了神面前。怎样的震撼。
不是单手鼓掌的声音,不是可以言传,不是虚无飘渺;与教义没有冲突,也不是在真理之外;不是哲学家的神,不是智者的无神论,也不是哲学家抽象的概念;而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是火。这就是基督信仰。
我们一同祷告。
伟大的神啊,我们感谢祢,祢是一个可以认识的神。这几乎是溢于言表的,太丰富了,远超我们的想象。然而,祢把这些赐给我们,我们感谢祢。
在这个节目中,我们思考的要点就是我们需要祢,我们需要进到祢面前。父啊,求祢使我们明白。我为每一个听众朋友祷告,让每一个人都认识祢。不仅认识祢,还藉着耶稣基督被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我所祈求的是,我们成为进到祢面前的一个群体。这样,当人们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同参加崇拜,他们能感受到祢的存在。不是哲学家的神,而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而是火。
求祢使我们成为那样的一群人。这样,当人们加入我们群体,就能感觉到神就在这里。他们会俯伏,内心深处得到启迪,知道神就在我们当中。求祢这样临到我们,我们需要祢。
但是,我们不会单单祈求经历,却不去尽心、尽性、尽力、尽意完完全全地降服于祢。我们现在就降服于祢,我们祈求单单藉着耶稣,并在圣灵的感动下进到祢面前。
我们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