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王上 1:41 圣经心理学(钟马田)

圣经心理学

亚多尼雅和所请的众客筵宴方毕,听见这声音;约押听见角声就说,[城中为何有这响声呢?] 列王纪上一41

对文学感兴趣的人,或者那些虽然不阅读近代作品,却喜欢读每天报纸上书评的人,都会发现近来传记撰写方式的明显改变,足以列入现代各种日新月异的改变之一。一般说来,诗人在表达方式上,一向千变万化,勇于创新;相较之下,传记作者的风格和形式却较固守传统。传记有一种固定的格式,一向广为大家遵守,譬如包斯威尔(Boswell)的《强森传》(Life of Johnson)和类似作品,就是各家效法的经典之作。最普遍的方法是,作者首先用优美而动人的词句,来介绍这个人一生主要事实,有时候也包括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传记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生平],换句话说,传记收集并陈述了一切有关他的事迹。它描述这人的出生、父母、童年、受教育的经过等等,一直到他的遗言、死亡、埋葬或许再简略加上他死后的影响。

这是古代替人立传的方式。但过去二、三十年来,情形已有改变,一种新的传记形式开始流行,与旧有的形式大异其趣。从前一一记录下各种事实、插曲、细节的方式,开始受到批判和谴责,被视为不够完整、详细,而且容易误导人。批判的人认为,立传者所收集、记录的资料若要真正被人赏识,对人有所贡献,就必须事先经过检验和分析。因此近代的传记不仅记录事实,而且企图为这些事实作心理学上的分析。近代传记作者依旧陈述事实,但他更热衷于提出解释。单单陈述事情的发生经过,已无法满足他。他感兴趣的是,事情发生的成因。近代一位历史学家曾用一句话,精确地描述了这整个立场,[真正重要的,不是哥伦比亚何时发现美洲新大陆,而是他为什么发现美洲。]换句话说,近代传记作家对背影的重视,毫不逊于前景。他认为不同力量和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人和他的行动。他们相信采取某些心理学原则和测验,可以解释一个人生活和行动所根据的基础,所以他们最后写成的是[研究],而不是传记。他们企图仔细分析这人的行动后头隐藏的各种线索和动机。近代传记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他们辩称,只有这种方式才有真正长远的价值;我们若要从对这人生平的研究中获得利益,就不能只把这些事实看作自然发生的事件。我们必须明白,这是某些条件和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而由其它人对此结果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回应。这一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知道如何回应。我们要避免重蹈覆辙,并且效法前人正确的榜样。藉着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明白,所有英雄伟人都与我们大同小异,也处在同样的定律和条件之下,因此我们可以从他们受益良多,而不是只远远站在一旁景仰羡慕。

其实现今世界极力推崇的这个新方法,对所有熟悉圣经的人而言,并不新鲜;它的原则在相当湮远的年代就已存在了。我认为这也是明白旧约(特别是历史记载和故事部分)的关键。许多人因疏忽了这一点,以至于在读旧约历史书时走岔了路。他们认为这些书卷只是记载事件和细节,所以不可能是神默示的。事实上旧约频频告诉我们,圣经记载的历史从某方面说,就是在阐明和彰显基本的法则,目的是教导和警惕我们的心灵。显然我们若不把握住这一点,就无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也就学不到历史所要教导我们的功课。换句话说,旧约的后头有一个既定的计划,正如近代以心理学角度撰写的传记,也都有一个计划。旧约开头就陈述了一个能掌管、控制着整个生命的特定律例。它告诉我们,若顺服这律,就会有某种结果;若破坏这律,就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这律不时在我们身上重复着,不断提醒着我们;每一次它被提出来时,也必然伴随着一个清楚的指示:人顺服它则蒙福,悖逆它则遭咒诅。

圣经的历史部分,包括所记载各君王、贵胄、元帅、英雄的丰功伟绩,其整个重点在阐明律法,显示律法的完美功用。历史不只是提供我们一段史实,而且让我们看见神如何施行祂的计划和律法。这一点在诗篇中尤其明显,诗人特意用这个原则来复习神百姓的历史。圣经对这些纯粹事实并没有兴趣,而单单把这些事实联贯在一起也无法使其满足。圣经的整个目标是让我们明白这些事件更深刻的意义。事实和历史不过在解释基本原则,若不从人与神的关系这观点出发,即使君王显赫的事迹也不值一顾。

因此我们看到,圣经的方式和现代撰写传记和历史的特质相当接近。当然,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心理学本身的特质。将二者互相比较,我们会立刻发现圣经的方法远比心理学的方法简单清楚。在世俗的范围里,各种动机、影响和因素都经过详细的检查、分析,而每一学派的解释又与其它学派针锋相对。但圣经心理学相当简单。它只考虑一个因素,只关切一个影响力。它说人类各种问题的关键出在一个事实上,就是罪。它的心理学比现代流行的心理学要深刻得多,也正确得多。它罔顾现代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对广受瞩目的遗传学也不屑一提。圣经论到一个人和他的历史时,似乎不遗余力地对遗传学说加以嘲讽。它让我们看见,一个最敬虔的父亲也可能养出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的儿子。另一方面,一个毫不起眼的父亲也可能生出热心爱神的儿子。该隐和亚伯是由同一对父母所生,雅各和以扫也是。那些主张人类大多数事物都可以用遗传来解释的人,在面对圣经提出的各种家谱和世系时,难免被弄得一头雾水。

环境的因素也一样。最优良和理想的环境,也能带来最可悲的后果。圣经一开头就提醒我们,人类的堕落是在伊甸园,也就是乐园里发生的。另一方面,亚伯拉罕作为神的朋友,犹太人的先祖,却是出身异教徒之家。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显示在最优秀家庭中长大,并不一定能保证以后不会偏行已路;反过来说,在拜偶像家庭中成长的人,也可能成为圣徒,虽然他的兄弟姐妹所走的道路与其大相径庭。

这道理也可以运用在教育、训练、智能、天然能力和财富上。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也可能和其它人一样脆弱,不堪一击----即使智慧高人一等的所罗门,也是带着污点离世。我可以想象有人会提出反驳,认为我只考虑到外在的因素。他们批评说,[人的个性又如何解释呢?]答案也一样。有些桀骜不驯的人最后变成最高贵善良的人。如果你只用现代观念和心理学方法来看待圣经的记录,会发现一大堆无法自圆其说的事实,只能更加深你的困惑。但你若从圣经本身提议的心理学出发,用称为[罪]的钥匙去应对一切,你会发现每一扇门都为之洞开,纠缠不清的结突然解开了。不论你用在那一方面,这个钥匙总是屡试不爽,而且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奏效。根据圣经所说,生活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样复杂。若只看事实,似乎千头万绪,但解释起来却很简单。人类一切祸患都起自罪,罪的功用之一就是制造复杂。圣经和神一样,对人卑劣的本相知道得一清二楚。冠冕、华服都无法遮盖人后头的真相,和人里面的罪。

这是本段经文的故事。我们对其产生兴趣,不仅因为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亚多尼雅的生平,而且还有一个更深刻和重要的理由,就是我们可以知道生活本身没有多大改变;我们大事吹嘘、不断谈论的那些因素,就和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因素一样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人的生活依旧不变,罪仍然是老样子,神的律法却是永恒的。[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二十四35)。神的立场还是一样。因与果的关系历久不变。尽管物换星移,顺服和悖逆仍然是仅有的两个可能性,而祝福和咒诅依旧是仅有的两个结果。亚多尼雅的故事,也是现今成千上万人的故事。你若漫不经心地读这个故事,读完以后可能一无所获。今天普罗大众的生活看来似乎光怪陆离,无可理喻,但你若根据圣经有关罪的教导来看,就会恍然大悟。让我们用此方式来探讨这个故事,特别把焦点放在这个绝对可靠的心理钥匙上,稍后我会指出,经文本身就提供了一把这样的钥匙。但愿神帮助我们从亚多尼雅身上,看见自己的错误,并且进一步明白那唯一的解决之道。

1、故事一开始,就提供了我们解开这一切的钥匙。列王纪上第一章第五节说,[那时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先考虑罪的本质。显然我们无法一一讨论细节,但至少请留意最主要的一点,这一向是罪的特质,必须为罪负起责任。[自尊]一词表达得极为传神。罪就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它必然会带来悖逆。亚多尼雅的例子让我们一目了然。他自认有权登基作王,因为他的父亲已年纪老迈,似乎无法胜任人君之职,而最获父王欢心的所罗门已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但亚多尼雅心有未甘,他觉得自己在每一方面都是继承王位的最佳人选,不管他父亲怎么说,怎么想,他知道自己有十足的才干和能力。他亟思攫取王位,用自己的方法治理国家。他自信以他的雄才大略,定能一展鸿图。当一国之君是多么威风的事啊!坐在宝座上,头戴冠冕,不再只是对父王惟命是从的王子,而是君临天下,发号施令的君王,百姓都得对他俯首称臣,甚至高喊[天佑吾王!]真是何等风光!于是他[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这画面对罪的本质作了多么贴切的描绘![他自尊说,我必作王。]他的反叛实在是集骄傲、自大、狡猾于一身。我们多么容易在世上的君王和叛徒身上看到这种悖逆,却未看见每一个生在世上的罪人其实也在对抗天上的大君王。

为什么有人认为摈弃信仰,停止去教会敬拜神,是一件光彩、聪明的事?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一进入青少年,就认为宗教不过是例行公事?为什么那些背弃信仰的人,反而鄙视那些大发热心的人?为什么他们会有优越感?如果有人只是失去对宗教的兴趣,不愿与宗教有任何瓜葛,这一点我还能理解。但他们并非如此。他们仍然不断谈论信仰,大放厥词,极力诋毁宗教。为什么他们充满忿怒、苦毒?问题何在?答案不难找到。我们只要听听他们的言谈,倾听我们自己天然的思想和感觉,就会发现这与亚多尼雅的情形,以及撒但最初的情景如出一辙。都是同一类骄傲、悖逆的感觉在作祟,都是同一个问题,[神岂是真说?]或[神为什么说?]亚多尼雅觉得自己受到压抑,缺乏自由。这正是今天许多人反对宗教的理由。他们觉得宗教会束缚人,拦阻我们随心所欲。我们心中有一些待满足的欲望,但神的律法横阻道中,妨碍我们一遂已愿。圣经、教会的教导、众圣徒的生活方式横阻在我们和天然的欲望当中。我们当然不肯轻易就范。正像亚多尼雅一样,我们总是振振有词,认为自己所作的合情合理。亚多尼雅告诉自己,他其实是一心为国,他觊觎王位只因他是治国奇才,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当此任。大多数叛徒都能这样成功地说服自己,所以他们最终相信,他们难以接受宗教,是因为这通不过他们的理性;他们振振有词地说,拒绝宗教其实就等于保护、捍卫真理。

坦白说,他们语气中所透露的感觉,态度中所隐含的亵渎,都在提醒我们,真正的祸源埋在更深之处,那就是企图任意妄为。他们极力提倡[道德自由]和[自我表达],一心要照自己的意思生活。我们厌恶宗教,排斥神的名,因为神挡在我们和这些吸引人的理论、信念当中,特别是祂还不时对我们大声警告,[你不可……]这多么荒谬啊!我们何必受这种管辖、束缚?何必让古老的禁忌来钳制我们?如果有神,祂有什么权利干涉我们的生活,搅乱一切秩序,使我们精心设计的计划无法付诸实行?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让神随祂的心意去作,让宗教继续制定它的法则、禁例,让父母和社会任意抒发已见吧!但我决心过着依然故我的生活。是的,[亚多尼亚自尊,说,我必作王。]凡是相信所谓[自由思想]的人,都难免推崇[滥爱]及各种放纵情欲的行为,这并不足为奇。一个拒绝神、轻忽宗教的国家,必然会落得道德沦丧,生活糜烂。这并非巧合。导致我们犯罪,替我们引来无穷祸患的,乃是骄傲和自大,因为我们悖逆了神的旨意,一味随已意而行。

2、列王纪上第一章第七节提醒我们一件与此相关的事:持这种态度的人总是能得到别人的鼓励。那里告诉我们,[亚多尼雅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商议:二人就顺从他、帮助他。]让我们思考这整节的分量。约押是一个大有能力的勇士,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元帅。在押沙龙叛变期间,他始终对大卫忠心耿耿。亚比亚他实际上是两个祭司之一,也曾在大卫遭患难时忠心护主。亚多尼雅找他们来共商大计,他们不但同意亚多尼雅的计谋,而且鼓励他、支持他。若没有这些人一旁赞助,亚多尼雅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如今得到鼓励,他就更肆无忌惮了。他的谋反变得名正言顺。而这些人都是深受朝野敬重的!我毋须多作解释,画面本身道尽了一切。没有一个人是独立犯罪的。没有一个人单独对抗神。他总是能举出一些有名的支持者。他可以说,名流雅士都赞成他,整个上流社会是他的后盾。他只须环顾四周,看看所谓名人如何度安息日,听听有关他们私生活的闲言闲语,就知道这些与他的信念和欲望不谋而合。说不定他还对自己的发现大吃一惊。像约押这样忠心不贰,受人尊敬和信赖的人,竟然也会阵前易帜。为什么?因为连亚比亚他也站在他们这边。是的,连祭司和教会中居高位的人也经常支持反叛者,他们使用言论和讲章来否认神的能力,完全否定福音的信息,就是神儿子为罪人死,以[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多二14)的好消息。

你若决心离弃神,偏行已路,一定会得到世人的帮助。约押和亚比亚他会站在你这边。你会大受欢迎。如果你情愿被人的意见牵着鼻子走,而不让你的良知或神的话语指引你,毫无疑问的,这是你的结果。世界乐意看见人走错路。今日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使人很难一路直走。世界以它的思想、哲学、花言巧语,一再鼓励我们摆脱宗教的陈腔滥调,去任意表达自己。世界还不断用享受、娱乐,甚至实际的榜样来暗示我们,建议我们背叛神,走自己的道路。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信上说,[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林前一26)。是的,约押和亚比亚他都赞同亚多尼雅,并且对他伸出援手。

3、第九节说,[一日亚多尼雅在隐罗结旁、琐希列盘石那里宰了牛羊、肥犊,请他的诸弟兄,就是王的众子,并所有作王臣仆的犹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不过是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原则:人得罪神,悖逆全能神的时候,似乎开头总有一段时间会一帆风顺。第六节说,[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说,『你是作什么呢?』]亚多尼雅似乎正春风得意,他得到元帅和祭司相助之后,就大宴宾客,寻欢作乐。他竟然愚昧到没有三思而行。何必呢?反正到目前为止,一切畅行无阻,没有必要去反省这种自封为王的举动是否妥当。何必呢?显然这是件顺理成章的事,进行得远比他想象中还顺利。前景一片光明!他竟然迟延了这么久才行动,真是愚不可及!

你若以为人一犯罪,就会立刻受到惩罚,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正是旧约一些人面对的问题。他们看见恶人发达昌盛,神的百姓却备尝艰辛,而感到大惑不解。这对他们真是一个难题。其实他们不必疑惑。罪一向能暂时得势,像亚多尼雅这样得意洋洋的人不在少数。一开始他或许对背叛神有所畏惧,心中忐忑不安。他担心结局。罪的意念在他里头滋生,成形。他渴望去作,但又害怕结果。他难免有一些踌躇、犹豫。但时机临到,他终于放手一搏。让他惊讶的是,可怕的灾难并未接踵而至,四周一无动静。相反的,事情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于是他开始得意起来。他虽然恣意妄为,却日益飞黄腾达。宴会安排好了,朋友都邀请了。从前那些顾虑、犹豫、担心受罚,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多么美妙!星期天不必去教会,这一天你想作什么就作什么。不必再为某些事而与自己的良心苦苦挣扎。这多好!罪中之乐是否其乐无穷?当然。你若参考历史,观察今日世界,看看第九节所陈述亚多尼雅的宴会,就必点头称是。

4、但故事并未在此结束。我们下一次看到亚多尼雅是在第四十一节,也是本讲的主题经文。我刚才问过,罪中之乐是否其乐无穷?答案是,当然啦!但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摩西对这问题的回答,摩西选择[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来十一25)。此处则如此记载,[亚多尼雅和所请的众客筵宴方毕,听见这声音(就是众民吹角吹笛,为所罗门登基而欢呼的声音)。]他们酒席正酣,美食佳肴当前,人声沸腾,仙乐飘飘,真是宾主尽欢。[亚多尼雅王万岁!][我们终于得到英明领袖,真是国家之幸,可喜可贺!][大卫王的一切荣耀,在亚多尼雅夺人的光彩对比之下,必定默然失色!天佑吾王!]这一类欢呼直达云霄。亚多尼雅从未如此快乐过。他环顾四周,都是誓言为他效忠的人,他难免有些得意忘形。宴会终了,宾客纷纷起身告辞。忽然外头一阵喧闹。[什么声音?][噢,没什么!]但又传来一阵响声。[怎么回事?难道城里起了暴乱?][大概是百姓庆祝亚多尼雅登基吧!]但听起来又不像。响声似乎正朝着宴会大厅而来。众人开始露出惊遑恐惧的神色。就在那时,有人进来报信,说所罗门已被封立为王,那时[筵宴方毕]。这正是罪一向显露的踪迹。[罪中之乐],不错,但不过是暂时的。或许长短有别,但终必结束。有时候它倏然终止,悲剧骤然降临。有时候它盘桓延宕,似乎永无止日。有些人一再诋毁神,敌对祂,违抗祂的命令,却安然无事。他说,[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但平地一声雷,罪恶生活突然被迫面对可怕的尾声,[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十二20)。

这种罪中之乐可能延续一段时日,使你误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安享余生。但是结局必然临到,你最后听到的必定是神的判决。亚多尼雅和他的宾客正酒酣耳热之际,所罗门和大卫却在积极部署。你享受着罪中之乐,纵目所见,似乎四境太平,诸事顺遂。但那块奇怪的疼痛之处是怎么回事?别管它,继续作乐吧。但它似乎越来越利害。你企图置之一旁,但它的声音越来越大。无可避免的结局终于来到。神要你适时听到祂的声音,免得为时已晚。你现在听到了吗?不论你作什么,或逃到那里去,你都无法逃避神。祂正逐渐逼近。这声音渐渐增强,你也无能为力抵挡它。你是否忧虑?是否开始对人生感到疑惑,不知何去何从?听听那声音!是神正逐渐临近,祂要审判你。这是最后一个机会,别等到那一天,号角响起,死人复活,你就要和他们一起受审判。[罪中之乐]![暂时享受]![亚多尼雅和所请的众客筵宴方毕,听见这声音。]

5、然后是一片狼狈和混乱景象,第四十二节和四十九节有很生动的描绘。我要特别提到第四十九节,[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我再度强调这一节,是因为它所含的真理,而且它一向是罪恶生活的写照。那些曾经赞同亚多尼雅,恭维他,向他许下各种诺言的人,一旦大祸临头,就纷纷作鸟兽散,逃之夭夭。在他最需要援助的关头,他们却躲得无影无踪。我们身强体健的时候,现代生活的各种观念和理论似乎都很实用。一旦疾病缠身,特别是死亡逼近时,这些就派不上用场了。你投入一生的时间、精力、金钱、热情所经营的那些事,在你临终的一刻,真能带给你安慰吗?对一个面临死亡时心中充满恐惧的人,政府能提供什么帮助?体育、音乐、舞蹈、戏剧、赌博等这一类事物,能提供什么安慰?还有事业、财富,这些在你最孤立无援的一刻,能带给你什么?它们就像亚多尼雅的朋友,会突然掉头而去。酒肉朋友最擅长见风转舵,难道你还愚昧到继续听他们的建议,指望他们相助吗?他们从前怎样背叛朋友,今天也会照样背弃你。看看那个恶人亚多尼雅的结局。他顿时陷入惊惶失措、走投无路的境地。他奔到祭坛旁,紧紧抓住坛角不放。还有比这更降格的事吗?罪以其欺骗手段,总是能得逞一时,但它难逃最后可怕而无助的命运。罪本身的错误,必导致祸患。正如雅各说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一15)。

6、我们能作什么?我们有何盼望?在这些记录后面,有神的计划;即使第五十节到五十三节记载的故事里也清楚提到了这问题。所罗门听说亚多尼雅的畏惧和求饶,就说,[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他就来向所罗门王下拜;所罗门对他说,你回家去吧!]虽然亚多尼雅叛变谋反,频惹事端,所罗门还是宽恕了他;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认错悔改,答应从此效忠王室。于是亚多尼雅来向所罗门王下拜,然后获释回家。这多少预表了神对罪人的作法。尽管我们偏行已路,悖逆、骄傲、放纵情欲,只要我们真正悔改,神还是愿意赦免我们的罪。祂并不乐于见到恶人死亡。

所罗门差遣他的仆人去叫亚多尼雅从祭坛上下来。哦,神也以祂无限的怜悯和慈爱差遣祂独生子来呼唤我们。祂差基督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为我们承受了羞辱而残酷的死刑。你可以永远得到赦免。你的罪可以一笔勾销,你不必像亚多尼雅那样,又回到老地方。你可以被称为神的儿女,继承神永恒的产业。但所罗门替亚多尼雅定下的条件依然存在。你必须证明,你的悔改是诚心诚意的。

这是你的机会。你正站在神和耶稣基督的面前。你是否真心真意?那么就像亚多尼雅向所罗门下拜那样,俯伏在神面前吧!公开承认神,作忠义的人,离弃你的罪,抛开世界的方式。转向神,向祂认罪,祈求祂在耶稣基督里的怜悯。把你自己完全献给神。祂正等着要接纳你,赐你

无穷尽的喜乐 不止息的大爱

不论什么样的事临到你,[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十三5)。将你自己投向祂的爱,就是波拿尔(Horatius Bonar)所歌咏的那爱:

它如今赐福,永远赐福; 它如今拯救,永远拯救;

在无助中它将我扶起, 渡过惊涛骇浪,带我安抵彼岸。

这是神的应许。你只需承认你的罪和悖逆,在神面前下拜。祂不会像所罗门那样说,[你回家去吧!]不,祂会对你说,[来,到我这里来。][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太二十五34)。

分享文本到: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