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福音》讲义
属灵的恩赐(3)
亲爱的朋友、弟兄姊妹,我们探讨“属灵的恩赐”系列——“属灵的恩赐”这个题目的第三部分。以弗所书4:1-16。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神如何呼召信徒去服事?保罗首先在4-6 节强调基督身体的合一,然后在第7 节转过来指出另一方面,就是多样性。基督身体的合一非常重要。保罗在这里七次使用“一”这个字。在了解我们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恩赐之前,我们先要明白每个人根本是相同的。这一点对于了解自己的恩赐很重要。我们不可忽略这个重要的概念。保罗说,每个人所得的救恩根本是相同的。每个人都透过相同的途径成为基督徒。保罗要说的是:“我和你所得的救恩没有分别,同样充满大能、奇妙无比、令人惊叹。”神透过同样的方法拯救人。保罗说:“一主,一信,一洗。”我们同有一位主、一个信仰、一个洗礼。举例说,何谓“更新”?圣经谈到重生的时候常提到更生。
何谓“更新”?圣灵进入我们心里使我们的心志更新。这是一个神迹。更新总是一个神迹,也是同一个神迹。何谓“得儿子的名分”?当圣灵进入我们心里,我们便得儿子的名分。当我们重生,我们便得儿子的名分,成为神家里的人。当然,差异是存在的。我认识一个人,他有两个孩子,大儿子22 岁,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小女儿10 岁,聪明可爱。她身体残障,需要坐轮椅。这两个孩子有很大差异。一个是男,一个是女;一个是成人,一个是小孩;一个身体健全,一个身体残障;一个已独立,一个仍要依靠父母,但关键在于他们与父亲的关系在各方面根本上是相同的。他们同样可以与父亲见面、拥有同样的爱、同样的遗传等。你们不可忽略保罗的教导。保罗指出基督徒之间的差异是次要的。我们在所有关键的因素上是相同的。经文说:“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
我们面对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过分强调某种得救经历,例如某些有特别背景的人的得救经历,或有些人透过不平凡的经历而得救归主。过分强调某种得救经历其实相当危险。其实每个信徒同样拥有恩赐,在教会同样有其功能,很多人都不愿意去了解这一点,其中一个原因是教会里许多人说:“我没有像他那样的得救见证。我归信基督的经历没有那么不平凡。”
你看到这种想法相当危险吗?保罗一开始便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因为他要指出我们根本是相同的。保罗要说的是:“我信主的经历确实是这样。我在大马色路上遇见复活的基督,之后三日不能看见。后来好像有鳞从我眼睛掉下来,我就看得见了。我归信了基督,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教会植堂人。除了耶稣基督之外,我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我使罗马帝国成为基督教国家,从而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保罗说:“我和你没有分别。一点分别也没有。”当耶稣基督进入你的生命,祂所作的跟祂在我生命中所作的其实没有分别,同样是神迹、同样充满大能。顺带一提,偶尔举出一些人,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得救见证,只要谨慎处理的话,也有一些好处。让我来解释原因。因为非信徒和基督徒都把基督徒的形象模式化。人们普遍认为归信基督并不是神迹,而是可以透过观察人的性情来理解的经历。
有些人拥有宗教气质。有些人需要宗教信仰。有些人属于“正人君子”那类型。有些人很虔诚,有些人就是这样子的。有宗教型的人,有艺术型的人,也有科学型的人。人们说:“你很虔诚,这没关系。但是你不应该来劝我信主。”有时候,偶尔举出一些能打破基督徒模式化形象的见证是好的。举例说,我想到我和太太所认识的两个人,他们是两个极端例子,你不会认为他们竟会成为基督徒。其中一个人名叫赛伊。他一生都感到极度困惑,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分。最后他决定要接受变性手术。他在美国华盛顿住了两年,以女性的身分从事秘书工作。赛伊一直接受激素治疗,在将要进行变性手术之际,神以奇妙的方式进入他的生命,紧拉着他,使他改变过来。后来他全职事奉神,作一个不折不扣的真男人。有趣的是,他说他认识一些接受了变性手术的人,神仍然走进他们的生命中,使他们回转归主,作一个真男人。这是赛伊的经历。另一个人名叫约瑟。约瑟是我的朋友,我对他的认识比赛伊深。
约瑟在美国纽约当警察多年,是一名足球员。他也是摔角手,曾在奥运选拔赛获亚军,1972年获奥运金牌。他也是举重运动员。即使当他步入中年,身形已经走了样,他仍然可以举起二百公斤重的东西。他是一名卧底探员。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打断人的手臂,这也是他职责的一部分。约瑟有好几次赤手空拳把人击毙,不需要任何武器。后来耶稣基督进入他的生命,使他的生命完全改变过来。有一次他和妻子从餐馆出来,有人向他开枪,却意外地杀了他妻子。于是他跑过去赤手空拳把对方打死。约瑟就是这样的人,性情十分刚烈。之后他信了主,后来更全职事奉神。有时候,有这样的人站起来分享见证是好的。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见证,因为我们都很软弱。我们心里不相信归信基督是一个神迹。保罗说你和我没有分别,但我们并不相信他的话。我们跟约瑟和赛伊没有分别。
保罗说:“一主,一信,一洗。”我们不相信保罗的话。我们经常需要有人起来对我们说:“信主是个神迹。这经历不只是发生在生命一团糟、需要鼓励的人身上。这经历不只是发生在宗教狂热份子或那些有宗教气质的人身上。”我们偶尔也需要听这些话,但保罗指出你要察觉当中的危险。我们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我们的得救经历同样奇妙。话虽如此,保罗在第7节突然转过来说:“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保罗刚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接着他马上说:“我们各人……。”刚才他说“一个”,现在他说“众多”。刚才他说合一,现在他谈到多样性。保罗这么说,因为当人们想到合一很容易以为是指一式一样。这是十分危险的。
军队中每个人都剃头,也穿同样的制服。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想有人在军队中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一队军队在战场上若要合一,唯一的方法是每个人都采取同样的行动。即使军乐队也是一样。我曾参加军乐队,你知道领队常对我说什么吗?”他说:“我不管你在那里做什么,只要你跟其余三百二十一个队员做同样的事就可以了。我不介意你挖鼻子,只要其余的队员同时都挖鼻子就可以了。这样你们就是一支军乐队。”
有些人以为在各方面一式一样就会带来合一。每个人都穿同样的制服,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是保罗要指出,如果你以为在各方面都一式一样就是合一,你就忽略了它的荣耀。基督徒的合一充满荣耀,因为合一不是机械式的事情,也不是可以透过大规模生产而建立起来的。相反,合一中的多元使它充满荣耀。事实上,当你开始伟大的服事,进入教会伟大的合一,你的个人特质没有被抑止,像军人穿同样的制服那样。不仅如此,你的个人特质不但提升,而且被发掘出来。除非你进入合一的身体,否则你甚至无法发掘自己的个人特质。这是圣经的教导。这章经文没有特别提到这点,但以弗所书2:10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
当你成为基督徒,人们会对你说:“亲爱的,你局限了各样可能的选择。看看那些你不可以跟他结婚的人。看看那些你不可以参与的活动。看看那些你良心不容许你从事的工作。你永远不会找到自己!你无法探索生命。你一点头绪也没有。你总不会找到真正的自我。”
这是愚蠢的说法。你要这样回答:“恕我直言,这是愚蠢的说法。”这好像是说:“不要接受任何职业培训,因为这样会使你永远无法发掘自己的潜质。举例说,如果你进入法学院,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建筑师。如果你进入医学院,你可能永远不能成为工程师或艺术家。这一切也许不会发生。你不可以这样局限自己。你不可以这样锁定自己的生命,所以你不要接受任何形式的培训。换句话说,让我们活在边缘,一生都过着肤浅的生活吧,看看这是否最好的方向。”
只有当你发掘别的东西,操练自己,走近一步,你就能发掘自己的潜质,知道自己的料子和人生的真正目标。耶稣基督对你说:“这是我给你预备的路,你要服事我。当你服事我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原是神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你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你行的。”这是什么意思?
经文说:“我们原是神的工作。”“工作”一词的希腊文poiema是指工艺、艺术品。你是神的艺术品。既然你是神的艺术品,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表达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因为每个艺术家都知道自己进行艺术创作。神要把自己倾倒在你身上,但是祂把自己的一部分倾倒在你身上,使你以特定的方式反映祂部分的荣耀。你拥有一些恩赐和能力。有些人只有你能够帮助他们。有些事情只有你能够做到。
神是艺术家,你整个人生充分反映这位艺术家把你塑造、雕琢和建立的方式。举例说,你生命的绝大部分其实不是由你选择的。你的国籍不是由你选择的,你的父母、你的性别也不是由你选择的。你生命的绝大部分你根本没有权选择。此外,你所面对的问题不是由你选择的,你所受的苦不是由你选择的,你与孩子的关系也不是由你选择的。你所选择的并不多。
我上大学时读过一个具争论的议题:“是什么把我们塑造成现在的模样?”我们称之为“先天与后天”的争论。是什么把你塑造成现在的模样?是遗传因素吗?是你的染色体吗?是父母的遗传吗?还是环境因素,如别人对待你的方式,以及条件反射的影响?
有一天我坐在课室里,心里说:“谁在乎呢?不管怎样,我只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而已。谁在乎我到底是由先天还是后天的因素所塑造的?不管怎样,我已经被塑造了。我并不在乎自己是如何被塑造的。”我突然意识到所有那些美国存在主义理论都是一派胡言,它们说:“你可以让自己成为你所渴望的模式。”嗯,我生命的绝大部分已经塑造成形了,我没有权选择。后来我成为了基督徒,突然意识到一点。
此外,信主之前,我已意识到先天和后天因素都构成影响,行为学家和白人优越主义者的看法并不正确。信主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我不只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在天上的父像艺术家一样不断雕琢我、塑造我。甚至我所遭遇的困境和问题也透过我的年龄、性别、国籍、经历和所受的苦,使我成为神园子里一朵独特的花、祂冠冕上一颗独特的宝石、祂身体里独特的恩赐。因此,有些事情只有我能够做到。”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像雪花和指纹一样独一无二。每个人都得着恩赐。当你进入基督的身体,你没有失去个人特质。不但如此,只有当你为主而活、顺服祂,缩窄所有别的选择,并愿意为祂而活,你才会首次发现自己的个人特质。当你为主而活,你便找到自己的身分,这就是这段经文的教导。你必定渴望找到自己的身分和被造的目的。因此,你必须抱着这种心态。有人马上会问:“既然一方面每个人都不同,像雪花般独一无二;另一方面圣经说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信徒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这种多样性和合一如何以奇妙的方式融合起来?”答案可以从这段经文找到:就是藉着耶稣基督。第11节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
经文强调只有耶稣能鉴察一切。虽然我们确实各有不同,我们所遭遇各样复杂的事情使我们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但是耶稣基督在背后掌管这一切,祂创造我们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我们在基督的身体里与其他独一无二的肢体融合起来。耶稣基督使各肢体彼此交融。祂把恩赐分给各人。祂呼召信徒,告诉他们如何按祂的旨意在基督的身体里发挥功用、服事人、担当各样职事。
因此,合一透过多样性而得以保存,多样性透过合一而得以提升和维持,因为耶稣亲自成就这事。第9至10节提到“升上”和“降下”。我们没有详细看这两节经文。你还记得这两节经文吗?或许忘记了,那是一个插段。编辑们大概会删去这两句话,因为保罗突然离题了。保罗正在说耶稣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却突然转了话题。他时常突有所感。
幸好没有人为保罗编辑。保罗离了题,他说耶稣基督能够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因为祂降在地下与我们的仇敌争战,然后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耶稣基督降在地下。祂低头看着我们,看到我们被囚禁。我们被什么囚禁呢?所有事情。我们被律法囚禁,对吗?我们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应该是完全的。无论辅导员怎样多方劝告我们:“不是的,你不是完全的。”但我们知道我们应该是完全的。
因为神把良心放在我们心里,我们应当顺服神,所以我们被自己的良知奴役。我们被自己的习惯奴役。很多人养成了一些习惯,多年来我们以为这是得自由的标记。从此我们无法戒除这些习惯。我们被自己的偶像奴役;我们为某些东西而活,这些东西给我们人生意义,我们被它们奴役。
一个英俊的男子为什么而活?时装。一个焦虑不安的母亲为什么而活?自己的孩子。一个雄心勃勃的商人为什么而活?股票市场。那就是他们的一切所有。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拿走,他们的生命便崩溃。他们被奴役。耶稣基督看到这一切。这段经文描述这个情境。保罗说耶稣基督看到这一切,耶稣基督降在地下与那奴役我们的东西争战。在十字架上,黑暗势力以为它们能摧毁耶稣,当它们要杀害耶稣的时候,却被耶稣摧毁。
歌罗西书第2章告诉我们,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战胜仇敌。以弗所书4:8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试想象一个出征的君王,如果他战胜了,凯旋归来的时候,他的战车上载满俘虏、战利品和财宝,他不会将这一切据为己有。一位贤君不会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
相反,这位君王凯旋归来的时候,战车上载满战利品,百姓出来迎接他,祝贺他获胜,他会把战利品分给他们。他不惜付上沉重代价激烈作战,现在百姓出来分享他的胜利,他把战胜所得的战利品和财宝分给他们。保罗要说的是:“你知道为什么耶稣基督……?”这是一个插段。幸好编辑们没有把这段删去。这段话偏离了主题。但这是何其美妙的题外话!
保罗要说的是:“耶稣基督能将各样恩赐赏给你,因为祂已战胜了所有奴役你的东西。祂战胜了所有奴役人的东西,并给你能力胜过这一切,因为属灵的恩赐让人得自由,让人跟基督更亲近,满足人的需要,使他们可以脱离那奴役他们的东西。因此,保罗突然转到这个话题。这称为破格文体。这是一个插段。
接着,保罗回到主题,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在本信息的余下部分,我们不会具体讨论这些恩赐,因为在下个节目我会回到这一点。我会讨论一个众所周知的复杂问题,并谈到圣经所说的一些具体恩赐,包括以弗所书第4章、哥林多前书第12和14章、罗马书第12章和彼得前书4:10所列出的恩赐。
在下个题目,我会谈到这些恩赐,根据我对圣经的认识来说明这些恩赐以及其运作方式。在本信息的余下部分,我们会谈谈神的呼召。经文说:“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神呼召人担当不同的职事。每个人都有从神而来的呼召。每个人都得着恩典。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呼召?如何知道自己要担当什么职事?
每个真基督徒都蒙神呼召去担当某种职事。有人问:“我怎知道呢?”首先,如果你们想知道自己的呼召,就必须避免犯以下的错误。
第一, 你不能呼召自己。你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呼召了。”等一下。你不能呼召自己。你必须明白自己的地位、聪明智慧和天赋并不一定构成呼召。你必须是蒙神呼召。呼召不是从期望甚或朋友而来的。你必须是蒙神呼召。大体上说,欧洲和英国教会遭受破坏,其中一个原因是教会领导通常是由政府委任的。
当然,你委任拥有最好的大学学位、背景、人脉和才能的人,而不是找出神所呼召在这些岗位服事的人。让我告诉你在我所属的宗派长老会所发生的事。有一次,我们考核一个年轻人,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傲慢的态度。
这个年轻人自以为是,一点也不谦卑,完全没有牧者心肠。你感到人们不会找他倾诉。但是他对教义有透彻认识。一般来说,你通常会透过考核来判断是否委任某人为牧者。你审视这个人在研究院的学业成绩,以及他对圣经和神学有多熟悉等等。
有一位弟兄站起来,说:“我不想这么说,但是我发现这个人表现出属灵的骄傲,我不知道我们应否呼召他。”这位弟兄在众人面前尽量以友善的态度说这番话,接着他召开行政会议。这意味着所有列席者必须退席,只有长老会选出的代表,即委任牧者的委员会,才可以留下来继续会议。我们面对一个大难题。我们讨论了两小时也没有结论,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审视那个年轻人是否蒙神呼召。
我们只知道如何审视他对教义的知识,他是否聪明,他在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科是否取得甲级成绩等。不久,他终于道歉,众人都说:“没关系。”于是,考核继续进行。事后的迹象显示,这个起来反对的人也许说得对。你不能呼召自己。我不在乎你是否有天赋。谨记,天赋不一定是恩赐。天赋是天生的能力;恩赐是属灵的能力,是用来建立别人的。
你拥有管理才能,这并不意味着神会使用你这能力作为恩赐去造就人。这可能意味着你会利用这能力在教会里欺压人。你拥有演讲才华,这并不意味着你将会是一个好的传道者或教师,也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生命会因此而改变和得着帮助。你不能呼召自己。你必须谦卑。
第二,你的呼召并非完全涉及个人,也并非完全涉及群体。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呼召纯粹是个人心中的感觉。有人曾对我说:“我蒙神呼召作这工。我应当在教会里作教导。”我说:“你怎知道呢?”
他说:“因为神告诉我。”
我说:“让我们听你授课,看看你是否适合,好吗?”
他说:“你和我都不可以质疑,这是神的呼召。”
让我告诉你们一个有关英国著名牧师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的故事。十九世纪中叶,司布真在伦敦拥有一个可容纳五千人的帐幕。一个年轻人对司布真说:“主呼召我在下星期四在你的帐幕中讲道。司布真说:“不可能的,因为如果圣灵呼召你讲道,祂也会告诉我和执事你会在下星期四晚讲道,但祂没有告诉我们。”
司布真说得对。只着重个人感觉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你可能会被蒙骗。你凭什么认为那是呼召?你怎知道那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你怎知道那不是自我意识?你怎知道那是呼召?另一方面,你可能这么想:“好吧。这是教会的工作。”很多人只是处于被动状态。你袖手旁观的说:“有很多教会事工我都想参与,但我希望有人来邀请我,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蒙神呼召。我希望有人来对我说:‘你应该担当这职事。你应该在教会里带领这事工。’”
这是另一个极端。人们说:“应该由教会采取行动。”我认为这并不可取。我认为由教会来告诉你要作什么事工并不是好主意,因为呼召应该是从神而来的。当你感到神呼召你在某方面服事,教会要做的是印证你的呼召、鼓励你慢下来寻求或提出反对意见。找你去服事并不是牧者的责任。你应当去追求。你应当羡慕善工。
教会可以透过各种方式帮助你寻找神的呼召。教会可以祈求神兴起更多人在教会里参与各样事工,可以透过宣讲去教导各样的恩赐和职事,也可以给你表明参与事奉的人与你其实没有分别,同是蒙恩得救、有同一位主、同一个信仰、同一个洗礼。这驱使你去思考神的呼召,你心里说:“我渴望去服事。我想帮助更多人。”
每个基督徒都需要服事的渠道。每个基督徒都需要运用恩赐的途径。教会透过教导让信徒去思想事奉的方向,也透过一些榜样鼓励信徒迈步向前。过程是这样的:教会激发你去思想,然后你需要作出决定,你要问:“神要引领我在哪方面服事呢?”接着,你要存着谦卑的心,到教会、导师、小组的弟兄姊妹、牧者那里,说:“我感到神引导我走这个方向。你觉得怎样?”你必须从教会群体寻求印证。
教会群体激发个别信徒去思想,他听从后再由教会群体加以印证。这个过程必须保持平衡。不要被动地等待别人来邀请你去服事,也不要过分着眼于个人感觉,并走到牧者面前说:“主指示我星期四晚上在这里讲道。”而事实上逢星期四晚教会都没有租用礼堂。如果主真的呼召你去讲道,祂也会告诉你哪一天教会租用了礼堂,哪一天没有。
第三,思考自己的属灵恩赐时要避免两种极端的想法,我称之为“逃避恩赐”和“恩赐投射”。你知道“逃避恩赐”和“恩赐投射”是什么意思吗?谨记:每个恩赐也是一个责任。举例说,每个人都应当施予,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施予的恩赐。每个人都应当传福音,但圣经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传福音的恩赐。每个人都应当劝勉,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劝勉的恩赐。每个人都应当有信心,对吗?没有信心就无法成为基督徒,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信心的恩赐。
每个人都应当为别人得医治向神祈求,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医治的恩赐。这是什么意思?一方面,你不可对恩赐采取逃避的态度。你说:“什么?与朋友分享信仰?我没有这恩赐。”这样说就是“逃避恩赐”。你明白吗?“逃避恩赐”就是说:“别要求我这样做。我没有这种恩赐。很抱歉,这不是我的恩赐。”但这是你的责任。另一方面,有些人偏向“恩赐投射”。当心,有些人会这样做。
如果你喜爱某类事工,通常你会站出来谈论这事工,甚至着书立说,这会让其他没有这种恩赐的人感到内疚。举例说,假设你几乎每星期都在公交车上领人归主,你可能会写一本书主张这是真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其他没有这种恩赐的人感到内疚,说:“我是什么样的人?公交车上的人我甚至不会多看一眼。”
假设你有服事穷人的恩赐,甘愿过清贫的生活。你搬到贫民区,过着一无所有的生活,你很容易会写一本书,说:“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做同样的事。”这就是“恩赐投射”。在某程度上,“恩赐投射”跟“逃避恩赐”同样不好。你应该作不同的尝试。圣经吩咐你去做的事你不应该停止,但是当你做各样事情的时候,你应该问:“我在哪里看到果效吗?我在哪里看到负担吗?”
首先,你要尽量尝试不同的事奉。不要自以为很了解自己,也不要局限自己。让我分享我第一次训练两位弟兄姊妹传福音的经历。我连续十六个星期带他们去探访。我们探访一些曾经到我们教会的新朋友,与他们分享见证。我们三个人都害怕得要命,我也不例外。事实上,过了几个星期,他们都显得疲惫不堪。
最后,那个弟兄说:“你知道吗?我不想把这事告诉你,但是我俩昨晚都无法入睡。我们整夜腹泻,很害怕第二天要去探访。”但十六个星期的训练结束后,那个姊妹却可以独当一面。她在传福音方面表现十分出色!她没有让人感到厌烦。她没有冒犯人,却能够保持真诚坦率。有些人坦率分享时很容易会冒犯人,她却没有冒犯人。她发现这种运用恩赐去服事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
她领了几个人信主。她是一位小学教师,领了几个小学教师信主。训练结束后,她继续推展这事工。她的表现十分出色。同时,那个弟兄说:“我学了很多东西,实在很好。我完成了这个训练,但是我不想继续了。很抱歉。我想我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他接受了传福音训练,但是他发现这不是他的恩赐。他在其他事工的表现比传福音好得多。
你看,你几乎需要在各种事工上接受训练。为什么?因为如果那不是你的恩赐,你需要接受训练,使你不致完全逃避那方面的服事。但是如果那是你的恩赐,你需要接受训练,这样你就可以认出自己的恩赐,并好好运用。你明白吗?你需要经常接受训练,需要不断成长,也需要不断尝试各种事工。你说:“我不会参与关怀露宿者的事工。”你应该尝试一下。你说:“我不会分享信仰或参与这类服事。”你应该尝试一下。你说:“我不会参与辅导事工。”也许你应该尝试一下朋辈辅导。
你说:“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带领小组。”也许你应该参与小组。你自以为很了解自己,其实你并不了解。你要开始这样做。我还要指出呼召有三个要素。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出现,你觉察到一项事工。这三个要素包括意向、能力和机会。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出现,你看到一个呼召。
意向是指你感到有负担。你渴望去服事。有这种渴望并没有不妥。事实上,提摩太前书第3章说:“他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善工。”这意味着你应该多加注意这种渴望。你说:“我喜欢做这事。我很享受这样做。我渴望做这事。我一直渴望帮助某些人。我一直渴望处理某些问题。”这么说并没有问题。什么使你心里震动?这就是负担。
能力是指当你参与这事工,你是否真的看到果效?你可以从这一点看出你所属的教会群体是否印证你的呼召。假如你极其渴望参与某事工,你心里很容易会这么想:“我知道自己擅长这工作。”如果你所属的群体灵命成熟,它会告诉你在这方面你的表现是否平庸。如果你在这方面表现平庸,你需要一个团队支持你。这并不代表你不应该参与这事工。也许你不应该担任领导工作。如果你在这方面的表现强差人意,你可能需要检视一下你的动机,说:“这方面我并不擅长,为什么我如此渴望参与这事工呢?”能力是必需的。不要依赖自己的判断。
机会是指神已为你开路。神透过不同方式为你开路,其中一个方法是让你找到愿意支持你、与你同工的人。其次,你可以找到你所渴望参与的事工。你可能既有负担又有能力,却找不到机会。我见过有人来到教会,说:“我们想开展这事工。”于是我们便试一试。最后却没有人来帮忙,或者大家都不感兴趣。那么你会怎样回应?你说:“这不是敬虔的教会,不然他们必定参与这事工。”圣经从没有说:“今年这个教会必定要参与这事工。”
神把这些要素放在一起,藉此呼召人去服事。除非神把这些要素放在一起,否则你可能会恼怒教会,但你真正应该恼怒的是神。你放开心怀,退一步说:“好吧,六个月后我会再尝试。我也会尝试别的方法。”负担、能力和机会是呼召的三个要素。最后,让我提出四个问题作为总结。
第一, 你对某事工是否有负担、感兴趣和充满渴望?也许你渴望参与一项已开展的事工,也许你渴望参与的事工仍未开展,你希望开展这事工。
第二,你是否有能力去满足那需要?你觉得你需要接受训练吗?你觉得这时候你的属灵生命是否已相当稳定,也拥有能力作这工吗?
第三,有其他人与你同工吗?如果教会派发宣传单张,说:“有兴趣支持这事工的弟兄姊妹请参加下主日的事工会议。”如果没有人来参加,你可能会恼怒教会,但你应该恼怒的也许是神,因为祂现在没有给你开路。如果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再求问神。
第四,你经过了反思和研究后,神是否真的为你开路吗?重新检视那需要,重新检视你所得的支持,也重新检视你是否有能力付上代价,然后开展这事工,但不要忘记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所说的话。我们会在下个节目详细讨论这段经文。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指出,恩赐只是方法,结出圣灵的果子才是目的。以弗所书第4章提到各种恩赐,但是恩赐和事工的目的是什么呢?经文说:“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在爱中建立自己。”
你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看到同样的教导。这方面很难取得平衡。我看到有些教会对于恩赐和服事一点也不感到兴奋。他们只想坐下来汲取各样东西。他们说:“我渴望成长。我不想做任何事。我渴望成长。”这好像说:“我不想起床。我只想吃饭和睡觉。我只想坐着,又想保持美好身段。”没有问题。也许你应该做一些锻炼手指的运动,可能对你有帮助。
你不可以这么说。另一方面,很多教会对恩赐和服事趋之若鹜,有点失去理智,我们在下个节目会讨论这一点。我说他们“失去理智”,是指他们忘记了恩赐只是方法,结出圣灵的果子才是目的。圣经清楚指出,你可能拥有恩赐,满有服事的能力,但你的属灵生命可能很枯干。事实上,犹大、底马、旧约的扫罗,都是假冒的信徒,这些人在教会里利用自己的天赋。因为他们有天赋,人们便以为他们拥有属灵的恩赐。
这些人在教会里担当某些职事,神暂时使用他们作善工。为什么?因为神可以用弯曲了的笔画直线。神甚至可以使用自欺的人,这些人自高自大的来到教会,但他们心里从没有真正把生命交给耶稣。神可以使用这样的人。神可以使用他们去帮助别人。我们看到犹大也赶鬼和医治,但他从来不是一个真基督徒。他从来没有重生。
我们谈论一切关于服事的教导,你必须明白繁忙的服事并不能拯救你,也不是表明你是不是基督徒的标记。繁忙的服事不能拯救你。令人害怕的是,有些信徒只是忙于服事,如果有人问他们:“这一刻神对你来说有多真实?你是否不断成长,结出仁爱、喜乐、和平、忍耐等属灵的果子?你是否没有两个月前那么急躁?你是否比以前更平安?你是否没有以前那么易怒?你是否越来越像基督?”
他们这样回答:“嗯!我们一直都很忙。我们给大家展示我们满有恩赐,并且完成了很多工作。”保罗说:“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我若舍己身叫人焚烧,我若拥有这一切的恩赐,却没有爱,也算不得什么。”恩赐是为了爱,你竟然让你的忙碌和各样服事去代替主耶稣要你作的事。耶稣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里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马里亚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的道,她要认识耶稣、爱耶稣,这就是你所需要的。
你看到当中的平衡吗?我们不希望人们只是坐下来等收取,你无法透过这种方式成长。如果你只是沉醉于自己的恩赐和服事,想要居首位,拥有伟大的事工,人们都得蒙你的帮助,这只是虚有其表。事实上,这可能是黑暗势力蒙骗你的手段,要慢慢扼杀你的属灵生命。使你真正满足的是谁?是耶稣基督,祂在你的生命中。不管你是否拥有不平凡的信主经历,还是来自良好背景的好人,主只有一位,信仰只有一个,洗礼只有一个,神只有位,就是众人的父。
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求祢让我们明白你要如何呼召我们,使我们的事奉更有果效。求祢藉着祢的爱子耶稣基督呼召我们。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